稻谷期货
稻谷期货是郑州商品交易所推出的一个新的商品期货,基准交割物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稻谷》三等质量指标及《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割细则》规定的早籼稻,其交易代码为ER。早籼稻指的是生长期较短、收获期较早的籼稻谷,一般米粒腹白较大,角质粒较少。早籼稻期货合约的主要内容与小麦期货较为接近:交易单位为10吨/手;报价单位为元(人民币)/吨;最小变动价位为1元/吨;每日价格波动限制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3%及《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易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最低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5%;最高交易手续费为2元/手(含风险准备金);采取实物交割的方式于指定交割库进行交割。
稻谷期货上市的必要性分析:
(1)国内稻谷价格波动大。稻谷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和大宗粮食品种,不仅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而且是国内重要的口粮品种。面对日益开放的国内外市场,稻谷的市场价格波动频繁,直接影响着稻谷供给的稳定、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城市居民的口粮供应。2000年以来,稻谷市场价格 经历了6个大的波动周期,涨跌幅度近20% 。在这种波动面前,稻谷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都面临着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怎么去面对这种风险呢?目前最有效的一·种机制,就是期货市场机制。稻谷价格波动较大需要推出相关期货品种进行避险。早日推出稻谷期货交易,可进一步完善市场机 制,促进我国稻谷产业发展。
(2)生产者规避风险需要稻谷期货。稻谷作为一种生物产品,其供给周期较长,供给弹性小,因而依据现货市场价格而不是未来市场(期货市场)价格来调节其生产量和生产结构,存在着明显的时间差和滞后性问题,从而导致未来的市场风险。而期货市场上所生成的农产品期货价格往往更具真实性、超前性和权威性,从而大大弥补了现货市场价格在引导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方面的内在缺陷。这种价格体系可真正促进“农业跟着市场走”,理性指导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这一点可以从我国发展大豆和小麦期货的效果看出。
(3)粮食企业规避风险需要稻谷期货。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的发展,各地已经出现和正在形成一批省级、市级的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在组织货源时,一般要与农户签订订单(合同),即使市场价格下跌,他们也应该按合同收购农户的粮食;在销售时,要与销区的企业签订合同,即使市场价格上涨,他们也应该按合同销售。这样一来,过去被农户分散了的粮油价格风险和粮油交割风险,现在就集中到了这些龙头企业。这样就对粮食龙头企业的经营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他们迫切需要到粮食期货市场上去回避价格风险和交割风险。
(4)储备粮的运作需要稻谷期货。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是我国粮食安全的最后保障。为了适应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的调整,支持粮食购销市场化,促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增强国家调控能力,还必须适当增加中央储备粮的规模。中央储备粮数量巨大,质量要求高,运作过程中的风险也相当大。地方储备粮也有类似情况。储备粮收购的价格风险、质量风险以及储备粮轮换中的脱空风险、陈化风险、进出口风险都需要利用期货市场加以管理。
稻谷期货上市的意义和作用:
(1)有利于完善粮食市场体系。为了尽快实现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经济型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目标,客观上需要我国加快粮食市场主体的培育和市场体系的建设。正是适应这种迫切要求,中央在“十一五”计划纲要中提出了要“稳步发展期货市场”。粮食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共同构成了完整 的现代粮食市场体系。现货市场价格只能反映当期的粮食供求关系及价格变动情况,期货市场价格则反映了未来一定时期内粮食的供求关系及价格的变动趋势。只有两种价格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开展稻谷期货交易,将建立起集贸市场、批发市场与期货市场的三级稻谷市场体系,促进稻谷价格形成机制的完善,为稻谷生产、流通、消费和贸易提供有效的价格指导,有助于生产经营企业合理决策,减缓稻谷生产和价格的剧烈波动。
(2)充分利用期货市场信息指导稻谷生产与销售,增加农民收入。以往农民在安排种植计划时往往是依据上年农产品的价格,结果到收获季节,市场上的同一产品增多,因为其他农民也是同样决策。同时,我国农民生产比较分散,信息往往很闭塞,在涨价面前,就是不大会卖粮,尽管价格上涨了,但农民并没有得到好处。而期货最长可以报出l8个月以后的价格,如果农民知道这个信息,每年在耕种时,能看到来年的价格,就可以科学地组织生产。而在卖粮时,也可以参考期货市场的价格有计划地进行。所以,如果上市稻谷期货,就不会再次出现前几年稻谷持续大量积压、销售困难的情况。同时,即使是在市场价格水平较低的年份,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期货市场信息,也能抓住机会卖个好价钱。 (3)完善国家储备粮吞吐和轮换机制,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我国的储备粮吞吐机制并没有真正起到平抑粮价过度波动的作用。主要原因是储备粮轮换大多数参考现货市场的价格信息,存在着较大的市场风险。而利用期货市场可以为国家储备粮的吞吐提供理想的价格参照系数。当期货市场显示粮食价格较高,偏离合理市场价格水平时,政府可以在期货市场上抛盘打压粮食期货价格,带动粮食价格下降;当粮食价格过低时,政府可以在期货市场上买盘抬高粮食价格,平抑粮食价格的非正常波动。同时,期货市场的两大经济功能为分散国家储备粮轮换市场风险和质量风险提供了市场载体。其基本做法为:在期货市场上卖出陈粮期货合约的同时,可以等量买进新粮期货合约,进行实物交割,实现套期保值,从而有效避免储备粮的超期储存和陈化,防止储备轮换时因行情波动导致的亏损,还能够确保储备粮库存管理的帐实相符。这样,既可以使中央和地方粮食收购和储备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提高,消化过去形成的亏损,又可以从根本上增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粮食收购和储备能力,为确保粮食安全奠定微观经济基础。
(4)可以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国家对粮食进行直接补贴,虽然可以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增加粮食产量,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事物的另一方面。根据现有方案,在粮食大幅度增产的情况下,粮食价格必然会下降,一方面使得根据保护价或目标价与市场价的差价确定的粮食直接补贴部分的财政支出剧增,另一方面当出现农民“卖粮难”时,如果政府入市收购(到时政府肯定会这么做),则又会付出巨大的财政支出。更有可能的是,差价补贴与政府入市收购,具有与保护价收购相同的功能,无法做到预先调减供给,将极有可能使粮食供过于求的局面持续下去,使得财政负担越来越重。同时粮食直接补贴不能转移、分散农业(粮食)风险,只是对风险进行部分补偿。稻谷期货交易恢复后,利用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通过搭建农民通往期货市场的桥梁,农民就可以把粮食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转移到期货市场。这种运用市场机制来管理粮食风险的方法,既可以稳 定农民收入,又可以降低成本,还比政府管理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