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冶事件
株冶事件:株洲冶炼厂是我国最大的铅锌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1997年,株冶从事锌保值具体经办人员越权透支进行交易,出现亏损后没有及时汇报,结果继续在伦敦市场上抛[1]出期锌合约,被国外金融 机构盯住而发生逼仓,导致亏损越来越大。最后亏损实在无法隐瞒才报告株冶时,已在伦敦卖出了45万吨锌,而当时株冶全年的总产量才仅为30万吨。为此国家出面从其它锌厂调集了部分锌进行交割试图减少损失,但是终因抛售量过大,为了履约只好高价买入合约平仓。从1997年初开始的六七个月中,伦敦锌价涨幅超过50%,而株冶最后集中性平仓的3天内亏损达到1亿多美元。
早在1997年,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就曾出现过多逼空的一幕。当时的空头头寸大多在中国人手中,“株冶”事件最后造成近15亿元人民币巨亏。“株冶”事件发生正值中国刚刚介入国际期货市场的起步阶段,国际基金打出一个“多逼空”的漂亮仗,给了中国一个下马威。
株洲冶炼厂,也就是如今的株洲冶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铅锌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1997年,在国际期货市场上已从事两年交易的株冶工作人员,越权进行透支交易,在LME大量卖空锌期货合约,其头寸远超既定期货交易方案,被国外金融机构盯住并发生逼仓。事情暴露时,其在LME市场已卖出45万吨锌,而当时株冶全年的总产量仅为30万吨。
事发后,1997年7月,国务院总理专门召开办公会议处理“株冶事件”,当时,相关主管部门负责人亲自到工厂蹲点近一个月,一边采取头寸止损、追加保证金、合理调期等措施紧急处理头寸,一边通过各种渠道调集其他锌厂的货源、组织交割,力争将损失降至最低。
但终因抛售头寸过大,最后只好以高价买入部分合约平仓履约。由于从1997年初开始的六七个月中,多头推高伦敦锌价,涨幅超过50%,这导致株冶最后集中性平仓的3天内亏损额达1.758亿多美元,折合人民币14.591亿多元。看起来株冶事件与此次事件有很多相似性,都是被多头逼仓,都可能因此面临巨额的损失,但今天与株冶事件有本质区别。“株冶事件”发生时期的中国既非最大锌消费国,也非最大的锌生产国,这也决定当时在处理危机时,目标只能定位为“最大幅度的减少损失”。
孙志浩:“株冶事件”后株冶的继任负责人,接任之初曾坚持“不能做期货,谁做谁犯罪”,但半年后面对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风险,却不得不承认“不碰期货不行”。 利用衍生品市场特别是透明度高的场内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目的的套期保值,甚至通过期现互动来实现现货、资本市场的两条腿走路,已成为现代企业的必修课。单纯以期货头寸的盈亏多少来衡量套保的成败,固然不可取,但套保却决不能用来当饭吃。
耀东抛出了大于株冶厂年产量几十万吨的供货合同,但由于对锌价走势判断的错误以及交易对家逼仓,锌价并没有如预期下跌,而是一路攀升到1674点。
按伦敦金属期货交易所规定,买卖双方须缴纳合同金额5%的保证金,按每吨1300美元算,买卖一手(25吨为一手)需要1625美元作保金,株冶厂方抛出了42万吨的合同,就需要缴纳2700多万美元作保证金,株冶厂显然拿不出这笔巨资。而期货界的传言称,株冶厂在市场抛售额达80万吨之多,这已超过其自身生产能力的4倍。而株洲冶炼厂进口公司支付保证金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银行贷款,在1997年3-7月间,株洲冶炼厂进口公司因无法支付保证金,多次被逼平仓。面对巨大的空头头寸和过亿美元的损失,株洲冶炼厂进口公司不得不向株洲冶炼厂报告,当时已在伦敦卖出了45万吨锌,相当于株洲冶炼厂全年总产量的1.5倍。虽然国家出面从其他锌厂调集了部分锌进行交割试图减少损失,但是终因抛售量过大,株洲冶炼厂为了履约只好高价买入合约平仓,形成1.758亿美元(14.6亿元人民币)的巨额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