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416湘电股份资产重组最新消息
≈≈湘电股份600416≈≈(更新:21.08.31)
★2021年中期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主营业务范围
公司经营范围为设计、生产、销售发电机、交直流电动机、特种电机、船
用推进系统、电气控制设备、机电一体化系统、变压器、互感器、风力发电设备;开
发、研制地铁车辆及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
产品主要应用于国防、能源电力、冶金、建材、水利水务、石油化工、分
布式能源、矿山、风电、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行业。
(二)行业发展情况
全国中小型电机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全面增长。2021年上半年,行业工
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9.5%,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6%,大中型交流电动机总产量同比
增长23.8%(其中高压电机产量同比增长25.2%)。
行业面临成本上涨压力。钢材等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导致机
械制造企业成本压力上升,挤压行业利润空间;行业应收账款回收难,6月末机械工
业应收账款总额同比增长9.72%。
(三)行业地位
特种产品。公司是全国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特种发射系统等唯一承制单位
,相关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产品技术与制造能力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
具备独一无二的优势。
电机产品。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电机生产企业之一,在国际电机行业也具有
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公司大型兆瓦级系列风力发电机、高效节能电机在行业
中具有强劲的竞争力,产品远销世界80余个国家和地区。据行业数据,2020年公司在
电动机行业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排名第二。
电控产品。公司是国内最早生产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配套电机电气专业厂家
,从1964年开始为北京地铁研制车辆全套电气设备到现在,在国内(北京、成都、深
圳等地)电气牵引设备市场领域占据领先主导地位。公司电气控制系统、电驱系统等
可应用于风电、轨道交通、工程车辆、矿山运输等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1年是公司“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公司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
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上半年,公司克服风电板块收入下降(主要是2020年剥离了
风电整机业务)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影响,全面聚焦“电机+电控+电磁能”
三电主业,对内深化改革创新,持续开展降本增利,对外积极拓展市场,盈利能力逐
步提升,成功“摘星脱帽”,运营质量持续改善。
(一)经营业绩情况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4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94%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334.9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5,292.63万元。2
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23.07亿元,若剔除风电整机业务,营业收入为19.8
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828.85万元;同口径比较,则今年上半年营业
收入增长8.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加7,163.79万元。
1.主业板块收入大多实现了持续增长。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32亿元
,产品结构优化,毛利增加4,239.48万元。其中,特种产品及备件收入增幅高达90.5
6%;交流电机收入增幅为43.22%。2.多措并举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1-6月,公司产
品主要原材料如铜材、矽钢片和中厚板等,价格较上年同期分别上涨49.51%、69.93%
、38.46%。公司通过工艺改进、材料改代、战略合作、提前储备原材料等措施降低了
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对利润的影响,综合毛利率同比增加1.92个百分点,增利1,955.
96万元。
3.减债降负优化资产结构。减债降负是今年的重点工作,公司通过减少银
行贷款规模,因业绩向好银行降低贷款利率等措施,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4,862.
84万元,盈利能力得到提升。
(二)上半年开展的重点工作
1.优化布局,市场拓展成效凸显
公司统筹推进“三大三新”营销战略,成立了专注于开拓“三新”市场的
营销队伍,市场转型步伐加快,新市场开拓频传佳绩,中标长株潭城际铁路西延线项
目、宝丰能源石化防爆电机项目等一批大项目;在渝西调水、广东环北部湾供水等水
利水务项目获得突破并取得订单;冶金、化工防爆领域电机订货较去年同期分别同比
增长71%、143%。主业板块订货逐步回升,特种产品订货持续增长,交流电机新增订
货同比增长27.65%,地铁电气产品销量翻倍;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整机业务剥离后
,公司加大了与国内大型风电整机厂商合作,风力发电机业务对外拓展稳步推进。
2.加强创新,技术研发成果突出
紧跟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夯实两级研发平台,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
速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完成了国内首台(套)大型永磁电机整体充磁成套设备
、高压防爆电动机、脉冲发电机、飞轮储能系统关键技术、高速电机、电磁轴承技术
等重点产品及技术研发;特种车辆电机控制器、伺服直线电机及控制器等相继投入市
场;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实现150℃低温环境工业发电。军转民技术再获突破,综合电
力推进系统实现在民船上的进一步应用;高速磁悬浮轨道交通系统关键核心技术完成
工程化试验验证。积极推进4种防爆系列高压电机、低压防爆系列电机研发认证,为
开拓新市场、实现新增长奠定基础。上半年实现新产品产值10.45亿元,申报了10项
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主持修订3项国家标准,1项团体标准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
会批准发布,参与修订能源行业标准2项,获2020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三等奖各1项。
3.降本增效,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大力改善债务结构,截至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3.37%,较上年同期
下降19.66个百分点,较年初下降10.64个百分点。全力推进“两金”压降,至6月末
,存货余额较年初下降19.01%,严控应收账款增幅(增长4.13%),远低于机械行业
平均水平(增长9.72%)。继续深入开展降本增效,细化措施层层落实,通过实施电
机新系列产品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设计降低产品成本,引入战略供应商等方式降
低采购成本,加强内部管控降低管理费用等,使得公司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
下,盈利能力得到提升。
4.深化改革,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科学谋划,制定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确定“三个三”发展战略,
即聚焦“电机+电控+电磁能”三电主业,实施“智造+服务+成套”三大业务模式,实
现主业倍增、效益倍增、员工收入倍增“三个倍增”发展目标。全面加强公司治理,
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切实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完善创新机制,推行科研项目制,激
发技术人员积极性。推动营销改革落地,强化技贸结合,优化营销考核激励,制定了
“三大三新”市场目标清单。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健全完善了“三能”机制,实
行经营业绩分类考核,落实职业分类和职业层级管理双通道建设,全面调动员工积极
性。实施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八大领域管理持续提升。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启
动智慧车间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样板。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
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1、从目前形势来看,公司主导产品原材料如钢材、铜材、稀土、大型铸件
等价格持续高位,可能会对公司经营发展造成风险,挤压公司利润。
2、公司所属行业属于完全竞争行业,随着国内厂家生产技术水平上升,国
外厂家在高端产品市场的垄断逐步被打破,因此为争夺市场份额,国内外厂家也可能
采取降价方式以满足客户需求。因此,公司大中型交直流电机等产品面临市场需求增
长可能放缓以及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
3、公司积极推动“三大三新”市场发展战略,打造新产业、创新新模式,
但新的市场发展处于培育期、上升期,培育成熟需要一个过程,“三大三新”市场拓
展存在波动的风险。
4、部分国贸案件因存在证据未及时固定或证据不足的情形,最终是否能获
得法院全部支持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5、因为当前疫情形势的变化,公司下半年生产经营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市场方面
公司营销网络覆盖全国各地,在国内30个省区、直辖市设有营销机构,以
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品牌形象赢得了国内外客户的广泛认同,拥有一批稳定的客户和合
作伙伴。公司实施“三大三新”(大行业、大客户、大项目,新市场、新客户、新产
品)市场发展战略,着力推动营销模式由项目驱动型向战略营销型转变,技贸结合,
创新营销激励机制,打造了一支专业素质高、技术基础扎实、纪律严明的“双师型”
营销队伍,持续拓展新市场、新领域。
(二)技术方面
公司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海上风力发电技术与检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能源风力发电机研发实验中心等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湖南省风力发电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等3个省级创新平台,综合电力推进技术和特种发射技术、永磁直驱技术、
永磁牵引技术等核心技术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公司不断提升技术创新引领力,持续
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先后荣获国家特等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
一等奖10项、二等奖13项及部、省级科技创新奖56项。
(三)产业方面
公司电机、电控、电磁能产业,都处于国家支持鼓励发展的高端装备制造
行业,尤其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下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未来“全电化”机遇巨
大,公司电磁能技术与产品制造能力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电机产业已经成为中国
电机行业产品配套能力最强的企业之一,拥有电控产业核心技术,具备抢抓机遇的高
端产业体系。
(四)人才方面
公司拥有享受国省政府特殊津贴、省121人才工程专家共计10余人,各类专
业技术人才1517人,技术工人2620人。近年来,公司不断优化人员结构、做好核心人
才储备、抓好员工技能培训、强化绩效管理,提升人才队伍素质。和国内知名高校、
研发机构建立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实施项目制、职业分类和职业层级管理市场化激
励新机制,着力打造和培育高素质经营管理团队、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优秀
营销团队,着力激发各类人才的干事创业积极性、创造性,着力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
。
(五)品牌方面
公司具备80多年深厚历史底蕴,是我国电工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和国务院
确立的国家重大装备国产化研制基地,被誉为“中国电工产品摇篮”、“中国民族工
业脊梁”,“湘电”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是中国机电行业最具价值的品牌之一,先
后荣获“全球100强新能源企业”、“中国新能源企业30强”、“中国制造企业500强
”等称号。
★2020年年度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0年,公司聚焦主业,全力推进深化改革、降本增利、技术创新、优化
机制、强化管理等重点工作。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96,458,290.29元,同
比下降9.77%,主要是因为公司停止贸易业务和风能公司股权出售后减少风电整机板
块收入所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5,261,366.86元,去年同期归属
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78,916,977.58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扭亏为赢。
报告期内公司的重点工作:
1、市场形象快速恢复,市场订单大幅提升
公司加快推进“三大三新”(大行业、大客户、大协同,新市场、新客户
、新产品)营销战略,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队,每月深入市场前沿抓订货、促回款,
响应客户需求、改善服务质量,市场订单快速增长,全年主业订货49.8亿元,同比增
长21.8%。
2、改革改制持续深化,重点改革任务圆满完成
公司按照“上下结合、内外兼修、标本兼治、协调推进”的思路,加快推
进改革改制任务。
一是外部纾困进展顺利,完成了湘电风能的股权转让;定向增发于2020年1
2月28日通过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审核,2021年3月5日完成了发行登记上市信息披露全
部工作。二是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建立了《职业分类和职业层级管理办法》,打通了
各专业序列人才发展通道;对标行业企业,精简二级机构,同时实施竞聘上岗和转岗
分流,通过竞聘上岗和转岗培训,把富余人员充实到了人员紧缺岗位,进一步优化了
人员结构。
3、转型升级快速推进,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应用新技术、新业态,培育振兴发展的新优势。一方
面夯实技术创新平台。组建湘电长沙研究院,作为公司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及推广运
用平台,以高效智能装备全电化为研发方向,以永磁直驱技术为切入点,着力提升公
司电传动系统成套技术水平,打造“先进制造+服务+成套”的新模式。摇床直线电机
系统、单轨永磁驱动系统、永磁直驱电传动系统等项目,实现了市场化推广运用。另
一方面,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成立公司数字化转型工作机构,总结分析了产品
质量追溯平台等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工作,梳理了线圈制造、精密焊接等智能制造运用
。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围绕技术研发、成果
转化、人才培养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4、运行质量逐步改善,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坚持以压降“两金”和降本增利为抓手,着力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全面推
进“两金”压降工作,建立了营销、生产、采购等专业线具体实施,公司负责督促、
检查、考核的工作体系,定期跟踪落实压降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公司应收账款(
含合同资产)年末余额较年初下降了20.40%,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较年初下降
了1.88个百分点;存货期末余额较年初下降了24.41%,存货占流动资产的比重较年初
下降了2.01个百分点。制定并实施《2020年降本增利措施》,每项措施都由公司领导
班子或高管成员作为责任人,不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协调重点难点任务。
系统梳理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和销售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修订完
善了《招标采购管理办法》《销售费用管理办法》等21余项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了
基础管理。通过上述措施,进一步提升了经济运行质量和盈利能力。
二、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96,458,290.29元,同比下降9.77%,主要是
因为公司停止贸易业务和风能公司股权出售后,减少风电整机板块收入所致;公司实
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5,261,366.86元。
2020年,主要零部件、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市场竞争依然激烈,公司坚
持按照“任务不减、指标不降、目标不变”的总体目标,聚焦“电机+电控+成套”主
业,对外积极拓展市场,对内深化改革创新;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经营
,确保两手抓两不误,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市场方面
公司营销网络覆盖全国各地,在国内30个省区、直辖市设有营销机构,拥
有一批稳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公司用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品牌形象赢得了国内外客户
的广泛认同,高效节能电机、特种产品市场占有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拥有一批
专业素质高、技术基础扎实、纪律严明的“双师型”营销队伍,按照产业布局,大力
开拓电机、电控、成套等主业市场;加快培育电机电控成套市场、低压电机、防爆电
机等高附加值、高利润市场,培育壮大新增长点;积极拓展新产品、新市场、新客户
,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前提下,在冶金、水利、石化防爆、风电、船舶等行业取得新突
破。
二、技术方面
公司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海上风力发电技术与检测国家重点实验
室等5个国家级、3个省级技术创新研发实验平台。公司拥有有效专利454件(实用新
型345项,发明专利108,外观设计1项),主持、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83项,先
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5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3项及部、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发明创新奖50余项。
三、产业方面
公司坚持把发展着力点放在“电机+电控+成套”核心主业上,提升产业均
衡化发展水平,贯彻落实高端装备领跑工程,推动产品和制造向数字化、网络化、智
能化转型,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充分激发发展潜力,深入推动“
主业倍增、效益递增”。专注于为客户提供高效节能的绿色动力、高端智能的电气传
动解决方案及产品,致力于将公司建设成为一流的电气传动企业和机电一体化系统方
案解决商,发展成为湖南“先进制造业高地”的标志性企业。
四、制造方面
公司延续强大的高端装备工程化开发经验和能力,按照“产品研发、专业
制造、核心验证、系统集成”的思路,不断提升核心制造水平,打造智能制造核心能
力。目前,公司依托“高压高效节能电机扩能产业化项目”、“高端装备电气传动系
统产业化项目”、“船舶综合电力系统系列化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的实施,总体形成
了电传动电气总装(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永磁电机总装、中型电机总装和牵引
电机总装等四条总装线;线圈成型生产线、铁芯冲叠生产线、柔性精密加工生产线和
结构件焊接生产线等四条共性配套产线,加工装备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幅提升。
五、人才方面
公司着力打造和培育一支高素质技术团队,通过线上和线下招聘、校企合
作(海军工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等)等多种方式,设计开发、检测试验
、运维服务等各个领域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268人(各类专
业技术人才包括销售人员含销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财务人员,行政人员),其中
:国家级专家10人(专业技术人才与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人员),技
术工人3005人,高技能人才占全部技术工人的36%。
六、品牌方面
公司积蓄80多年的底蕴,“湘电”已经成为“中国驰名商标”,是我国电
工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和国务院确立的国家重大装备国产化研制基地、国家高技术产
业基地和国家创新型企业。被誉为“中国电工产品摇篮”、“中国民族工业脊梁”。
公司是中国机电行业最具价值的品牌之一,先后荣获全球100强新能源企业、中国新
能源企业30强、中国制造企业500强等称号。2020年,公司以湖南省排名前五的成绩
入围《中国企业专利实力500强榜单》,绿色高效大中型高压电机荣获湖南省“十大
创新工程”。
四、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行业发展格局
(1)电机行业:
目前,国内电机市场的竞争格局中,呈现国有大型企业、中小型民营企业
、外资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国有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占据着国内大型电机领域,中
小型民营企业在中小型领域域有所专长,外资企业资金雄厚、技术先进,占据着国内
高端领域。电机行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近年来国内经济增速放缓
和经济结构的持续性调整等因素给电机行业发展带来压力的同时,经济发展的转型升
级也给电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公司在大中型交直流电动机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是我国大型电机制造骨干企业之一,产品涉及电力、冶金、水利、石化、防爆等领域
,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市场占有率,均处于国内前列,其中在电力市场,公司市场份
额保持领先。
(2)风电行业:
2020年,中国风电新增吊装容量高达57.8GW,在2019年基础上实现翻番。
其中陆上风电新增53.8GW,同比增长高达105%;海上风电新增4GW,同比增长47%。
中国风电新增装机中,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排名前10位的风电整机制
造商中,市场份额占到了新增装机的91%,中国风电制整机制造商前三名分别是金风
科技、远景能源和明阳智能,市场占有率高达48%。
(3)轨道交通行业:
国内轨道交通车辆平均每年新增5000辆车左右,牵引电气系统作为轨道交
通车辆中最为重要的设备,牵引系统年需求巨大。目前国内较为活跃的牵引设备制造
企业约为11家,其中车株洲时代、新誉集团(常牵庞巴迪)、北京纵横(铁科院西门
子)、上海阿尔斯通占据轨道交通牵引系统70%以上份额。青岛四方所和大连牵引所
也在中车集团的扶持下快速成长,市场竞争逐渐激烈。
公司在轨道交通领域主要产品为牵引系统,牵引电机市场占有率约为19.7%
,位居行业前列。
2、行业发展趋势
(1)电机行业
预计“十四五”时期国内电机行业仍将延续“十三五”时期速,市场前景
广阔。高效性、高可靠性、轻量化小型化、智能化将是电机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将进
一步为公司在电机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以及新市场拓展方面带来新的机遇。
大中型电机行业领域,火电市场占比仍然较大,预计“十四五”末将达到
峰值,电站、水泥和冶金行业改造修理市场规模扩大,水利、石化防爆行业将出现增
量市场,未来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一些传统产能过剩产业加速转型、竞争更加
激烈。
低压电机在整个电机行业中占比较大,行业主要由成本控制优势的民营企
业占据优势地位,未来行业仍保持快速增长、集中度有提升趋势,在节能环保、新能
源、新能源汽车(含重卡)、工业机器人、工程机械等高端领域存在差异化竞争机会
,通过成本控制和技术提升,有望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风力发电机方面,风电等新能源仍然是未来能源发展趋势,风电市场仍然
有广阔市场前景。
央企对风电行业有较强的控制力,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竞争拓展至全产
链的竞争。
用电设备的全电化和直驱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
,电能将成为取代所有动力驱动(机械传动)的发展趋势,如工业驱动的全电化、船
舶驱动的全电化、交通工具驱动的全电化等;传统的驱动系统是动力动力设备通过变
速传动系统带动负载运转,通过设备的直驱化,直接减少中间的传动系统,达到节能
的目的,如低速直驱系统,可以减少减速器,高速直驱系统可以减少增速箱,进而达
到系统整体节能的效果。
(2)轨道交通行业
国家大力推动绿色交通发展,地铁等轨道交通牵引系统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数字化。发展先进轨道交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是顺应网络技术发展趋势,
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轨道交通装备中的虚拟制造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列
车牵引制动技术、综合监控系统和通信控制系统等都是数字信息技术在轨道交通装备
中的应用。数字化轨道交通将实现轨道交通系统的信息化,规范其基础信息和动态信
息的共享交换方式;同时以地理信息平台为核心,建立服务与共享体系,实现各系统
间充分共享,终提高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和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自动化与智能化。随着轨道交通安防、监控系统等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融合
,实现轨道交通自动化与智能化是未来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如实现远程监控、智能
运维、故障诊断等,另外,无人驾驶化也是设备智能化的重要方向。自动化是指实现
列车自动行驶、精确停车、站台自动化作业、无人折返、列车自动运行调整等功能,
实现完全无人运营,有效提高列车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智能化是指通过各种传感器
采集相关数据,并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和工具对各类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例如在车辆电
气设备中加入使用状态监测系统,对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使用寿命及老化程度进行
在线监测,及时发现设备异常信息并提醒运营单位进行检修或者更换,避免发生意外
事故。
轻量化。随着全球城市化、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深入,交通运输产业取得了
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也日趋严重,世界各国致力于推动
低能耗低排放交通工具的发展,轻量化已成为未来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
势。在轻量化产业发展新形势下,各大交通运输装备制造商纷纷推动高强钢、轻合金
、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工程塑料等新型轻质材料的大规模应用,解决材料应用过程存在
的成型、连接技术及工艺问题,降低新材料应用成本,以尽快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地位。
城市轨道交通开通范围更广阔。“十四五”期间,城市轨道交通核心市场
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北京,成都,武汉等五个大的地区,开建城市轨道交通的城
市从一线城市、省会城市向一般地市级城市发展,前景广阔。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将深入贯彻落实湖南“三高四新”战略,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
主业倍增、效益递增”为发展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发展动力,牢牢把握“电驱动化”
技术产品发展大趋势,专注于“电机+电控+成套”产业发展,在民品上不断拓展新市
场,增强成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产品盈利空间;在军品上利用现有先进技术,拓宽
服务领域和应用空间,夯实利润基础,持续做优做强做大业务规模,不断为客户提供
高效节能的绿色动力、高端智能的电气传动解决方案及产品,致力于将湘电建设成为
一流的电气传动企业和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解决商,发展成为湖南“先进制造业高地
”的标志性企业。坚持产业市场和资本市场双轮驱动、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好上市平
台,为公司发展持续输血,不断优化财务结构,降低财务费用,为主业发展提供资本
支持,助推公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换代。
(三)经营计划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公司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压降
“两金”和降本增利,制定《“两金”压降工作实施方案》和《降本增利措施》30条
,确保2021年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和存货余额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分别控制在40%和20%
内,新增应收和存货不高于营业收入的增幅。以技术创新引领市场拓展为主线,统筹
研发资源,做好传统产品技术升级,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运用。着力推进体系
重构、流程再造,加快形成1-2个具备湘电特色的“智慧产品”,加快建设智能工厂
、数字化车间,逐步实现“全数字驱动”的制造亮点。统筹营销资源,进一步夯实营
销中心职能,主攻增量市场,做好新产品、新客户、新市场拓展,加强大行业、大客
户、大项目的策划和管理。以深化改革、管理提升为抓手,通过优化管控模式、优化
运作机制、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持续提升管理效能。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着力打造“
先进制造+服务+成套”的转型发展新模式,力争营业收入50亿元。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从目前形势来看,公司主导产品原材料如钢材、
铜材、矽钢片等可
能存在波动,价格上涨可能会对公司经营发展造成风险,挤压公司利润。
2、产品需求波动风险:公司生产的大中型交直流电机等产品可广泛应用于
电力、石油、化工、冶金、城建、核电和国防军工等领域,本公司产品的销量与上述
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若上述行
业发展速度趋缓,将直接影响对大中型交直流电机等产品的市场需求。此
外,随着国内厂家生产技术水平上升,国外厂家在高端产品市场的垄断逐步被打破,
因此为争夺市场份额,国外厂家也可能采取降价方式以满足客户需求。因此,公司大
中型交直流电机等产品面临市场需求增长可能放缓以及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
3、国贸公司的信用证欺诈纠纷涉及信用证交易的法律关系:该系列案件涉
及的刑事案件处于
审理阶段,我公司已经派人前往法院调取案件相关证据材料和重要信息,
期待获取有利的财产线索,为公司减少上述经济损失。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尚未确定
,刑事案件的退赔结果亦存在不确定性。
4、公司所属行业与国民经济增长相关性较强,受固定资产投资影响较大国
内经济增长的不断
变化以及行业发展的周期性波动,均会对公司的持续性发展带来挑战。目
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国内得到有效控制,若将来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得不到有效
控制或持续蔓延,预计也将对公司下游行业需求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最终会对公司
业务产生影响。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所提供的信息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维赛特财经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
担任何责任。
2、在作者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
的股票没有利害关系,本机构、本人分析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维赛
特财经不对因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
★2021年中期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主营业务范围
公司经营范围为设计、生产、销售发电机、交直流电动机、特种电机、船
用推进系统、电气控制设备、机电一体化系统、变压器、互感器、风力发电设备;开
发、研制地铁车辆及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
产品主要应用于国防、能源电力、冶金、建材、水利水务、石油化工、分
布式能源、矿山、风电、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行业。
(二)行业发展情况
全国中小型电机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全面增长。2021年上半年,行业工
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9.5%,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6%,大中型交流电动机总产量同比
增长23.8%(其中高压电机产量同比增长25.2%)。
行业面临成本上涨压力。钢材等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导致机
械制造企业成本压力上升,挤压行业利润空间;行业应收账款回收难,6月末机械工
业应收账款总额同比增长9.72%。
(三)行业地位
特种产品。公司是全国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特种发射系统等唯一承制单位
,相关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产品技术与制造能力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
具备独一无二的优势。
电机产品。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电机生产企业之一,在国际电机行业也具有
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公司大型兆瓦级系列风力发电机、高效节能电机在行业
中具有强劲的竞争力,产品远销世界80余个国家和地区。据行业数据,2020年公司在
电动机行业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排名第二。
电控产品。公司是国内最早生产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配套电机电气专业厂家
,从1964年开始为北京地铁研制车辆全套电气设备到现在,在国内(北京、成都、深
圳等地)电气牵引设备市场领域占据领先主导地位。公司电气控制系统、电驱系统等
可应用于风电、轨道交通、工程车辆、矿山运输等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1年是公司“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公司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
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上半年,公司克服风电板块收入下降(主要是2020年剥离了
风电整机业务)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影响,全面聚焦“电机+电控+电磁能”
三电主业,对内深化改革创新,持续开展降本增利,对外积极拓展市场,盈利能力逐
步提升,成功“摘星脱帽”,运营质量持续改善。
(一)经营业绩情况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4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94%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334.9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5,292.63万元。2
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23.07亿元,若剔除风电整机业务,营业收入为19.8
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828.85万元;同口径比较,则今年上半年营业
收入增长8.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加7,163.79万元。
1.主业板块收入大多实现了持续增长。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32亿元
,产品结构优化,毛利增加4,239.48万元。其中,特种产品及备件收入增幅高达90.5
6%;交流电机收入增幅为43.22%。2.多措并举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1-6月,公司产
品主要原材料如铜材、矽钢片和中厚板等,价格较上年同期分别上涨49.51%、69.93%
、38.46%。公司通过工艺改进、材料改代、战略合作、提前储备原材料等措施降低了
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对利润的影响,综合毛利率同比增加1.92个百分点,增利1,955.
96万元。
3.减债降负优化资产结构。减债降负是今年的重点工作,公司通过减少银
行贷款规模,因业绩向好银行降低贷款利率等措施,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4,862.
84万元,盈利能力得到提升。
(二)上半年开展的重点工作
1.优化布局,市场拓展成效凸显
公司统筹推进“三大三新”营销战略,成立了专注于开拓“三新”市场的
营销队伍,市场转型步伐加快,新市场开拓频传佳绩,中标长株潭城际铁路西延线项
目、宝丰能源石化防爆电机项目等一批大项目;在渝西调水、广东环北部湾供水等水
利水务项目获得突破并取得订单;冶金、化工防爆领域电机订货较去年同期分别同比
增长71%、143%。主业板块订货逐步回升,特种产品订货持续增长,交流电机新增订
货同比增长27.65%,地铁电气产品销量翻倍;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整机业务剥离后
,公司加大了与国内大型风电整机厂商合作,风力发电机业务对外拓展稳步推进。
2.加强创新,技术研发成果突出
紧跟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夯实两级研发平台,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
速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完成了国内首台(套)大型永磁电机整体充磁成套设备
、高压防爆电动机、脉冲发电机、飞轮储能系统关键技术、高速电机、电磁轴承技术
等重点产品及技术研发;特种车辆电机控制器、伺服直线电机及控制器等相继投入市
场;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实现150℃低温环境工业发电。军转民技术再获突破,综合电
力推进系统实现在民船上的进一步应用;高速磁悬浮轨道交通系统关键核心技术完成
工程化试验验证。积极推进4种防爆系列高压电机、低压防爆系列电机研发认证,为
开拓新市场、实现新增长奠定基础。上半年实现新产品产值10.45亿元,申报了10项
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主持修订3项国家标准,1项团体标准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
会批准发布,参与修订能源行业标准2项,获2020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三等奖各1项。
3.降本增效,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大力改善债务结构,截至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3.37%,较上年同期
下降19.66个百分点,较年初下降10.64个百分点。全力推进“两金”压降,至6月末
,存货余额较年初下降19.01%,严控应收账款增幅(增长4.13%),远低于机械行业
平均水平(增长9.72%)。继续深入开展降本增效,细化措施层层落实,通过实施电
机新系列产品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设计降低产品成本,引入战略供应商等方式降
低采购成本,加强内部管控降低管理费用等,使得公司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
下,盈利能力得到提升。
4.深化改革,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科学谋划,制定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确定“三个三”发展战略,
即聚焦“电机+电控+电磁能”三电主业,实施“智造+服务+成套”三大业务模式,实
现主业倍增、效益倍增、员工收入倍增“三个倍增”发展目标。全面加强公司治理,
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切实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完善创新机制,推行科研项目制,激
发技术人员积极性。推动营销改革落地,强化技贸结合,优化营销考核激励,制定了
“三大三新”市场目标清单。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健全完善了“三能”机制,实
行经营业绩分类考核,落实职业分类和职业层级管理双通道建设,全面调动员工积极
性。实施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八大领域管理持续提升。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启
动智慧车间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样板。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
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1、从目前形势来看,公司主导产品原材料如钢材、铜材、稀土、大型铸件
等价格持续高位,可能会对公司经营发展造成风险,挤压公司利润。
2、公司所属行业属于完全竞争行业,随着国内厂家生产技术水平上升,国
外厂家在高端产品市场的垄断逐步被打破,因此为争夺市场份额,国内外厂家也可能
采取降价方式以满足客户需求。因此,公司大中型交直流电机等产品面临市场需求增
长可能放缓以及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
3、公司积极推动“三大三新”市场发展战略,打造新产业、创新新模式,
但新的市场发展处于培育期、上升期,培育成熟需要一个过程,“三大三新”市场拓
展存在波动的风险。
4、部分国贸案件因存在证据未及时固定或证据不足的情形,最终是否能获
得法院全部支持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5、因为当前疫情形势的变化,公司下半年生产经营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市场方面
公司营销网络覆盖全国各地,在国内30个省区、直辖市设有营销机构,以
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品牌形象赢得了国内外客户的广泛认同,拥有一批稳定的客户和合
作伙伴。公司实施“三大三新”(大行业、大客户、大项目,新市场、新客户、新产
品)市场发展战略,着力推动营销模式由项目驱动型向战略营销型转变,技贸结合,
创新营销激励机制,打造了一支专业素质高、技术基础扎实、纪律严明的“双师型”
营销队伍,持续拓展新市场、新领域。
(二)技术方面
公司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海上风力发电技术与检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能源风力发电机研发实验中心等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湖南省风力发电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等3个省级创新平台,综合电力推进技术和特种发射技术、永磁直驱技术、
永磁牵引技术等核心技术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公司不断提升技术创新引领力,持续
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先后荣获国家特等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
一等奖10项、二等奖13项及部、省级科技创新奖56项。
(三)产业方面
公司电机、电控、电磁能产业,都处于国家支持鼓励发展的高端装备制造
行业,尤其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下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未来“全电化”机遇巨
大,公司电磁能技术与产品制造能力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电机产业已经成为中国
电机行业产品配套能力最强的企业之一,拥有电控产业核心技术,具备抢抓机遇的高
端产业体系。
(四)人才方面
公司拥有享受国省政府特殊津贴、省121人才工程专家共计10余人,各类专
业技术人才1517人,技术工人2620人。近年来,公司不断优化人员结构、做好核心人
才储备、抓好员工技能培训、强化绩效管理,提升人才队伍素质。和国内知名高校、
研发机构建立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实施项目制、职业分类和职业层级管理市场化激
励新机制,着力打造和培育高素质经营管理团队、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优秀
营销团队,着力激发各类人才的干事创业积极性、创造性,着力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
。
(五)品牌方面
公司具备80多年深厚历史底蕴,是我国电工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和国务院
确立的国家重大装备国产化研制基地,被誉为“中国电工产品摇篮”、“中国民族工
业脊梁”,“湘电”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是中国机电行业最具价值的品牌之一,先
后荣获“全球100强新能源企业”、“中国新能源企业30强”、“中国制造企业500强
”等称号。
★2020年年度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0年,公司聚焦主业,全力推进深化改革、降本增利、技术创新、优化
机制、强化管理等重点工作。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96,458,290.29元,同
比下降9.77%,主要是因为公司停止贸易业务和风能公司股权出售后减少风电整机板
块收入所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5,261,366.86元,去年同期归属
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78,916,977.58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扭亏为赢。
报告期内公司的重点工作:
1、市场形象快速恢复,市场订单大幅提升
公司加快推进“三大三新”(大行业、大客户、大协同,新市场、新客户
、新产品)营销战略,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队,每月深入市场前沿抓订货、促回款,
响应客户需求、改善服务质量,市场订单快速增长,全年主业订货49.8亿元,同比增
长21.8%。
2、改革改制持续深化,重点改革任务圆满完成
公司按照“上下结合、内外兼修、标本兼治、协调推进”的思路,加快推
进改革改制任务。
一是外部纾困进展顺利,完成了湘电风能的股权转让;定向增发于2020年1
2月28日通过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审核,2021年3月5日完成了发行登记上市信息披露全
部工作。二是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建立了《职业分类和职业层级管理办法》,打通了
各专业序列人才发展通道;对标行业企业,精简二级机构,同时实施竞聘上岗和转岗
分流,通过竞聘上岗和转岗培训,把富余人员充实到了人员紧缺岗位,进一步优化了
人员结构。
3、转型升级快速推进,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应用新技术、新业态,培育振兴发展的新优势。一方
面夯实技术创新平台。组建湘电长沙研究院,作为公司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及推广运
用平台,以高效智能装备全电化为研发方向,以永磁直驱技术为切入点,着力提升公
司电传动系统成套技术水平,打造“先进制造+服务+成套”的新模式。摇床直线电机
系统、单轨永磁驱动系统、永磁直驱电传动系统等项目,实现了市场化推广运用。另
一方面,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成立公司数字化转型工作机构,总结分析了产品
质量追溯平台等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工作,梳理了线圈制造、精密焊接等智能制造运用
。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围绕技术研发、成果
转化、人才培养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4、运行质量逐步改善,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坚持以压降“两金”和降本增利为抓手,着力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全面推
进“两金”压降工作,建立了营销、生产、采购等专业线具体实施,公司负责督促、
检查、考核的工作体系,定期跟踪落实压降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公司应收账款(
含合同资产)年末余额较年初下降了20.40%,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较年初下降
了1.88个百分点;存货期末余额较年初下降了24.41%,存货占流动资产的比重较年初
下降了2.01个百分点。制定并实施《2020年降本增利措施》,每项措施都由公司领导
班子或高管成员作为责任人,不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协调重点难点任务。
系统梳理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和销售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修订完
善了《招标采购管理办法》《销售费用管理办法》等21余项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了
基础管理。通过上述措施,进一步提升了经济运行质量和盈利能力。
二、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96,458,290.29元,同比下降9.77%,主要是
因为公司停止贸易业务和风能公司股权出售后,减少风电整机板块收入所致;公司实
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5,261,366.86元。
2020年,主要零部件、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市场竞争依然激烈,公司坚
持按照“任务不减、指标不降、目标不变”的总体目标,聚焦“电机+电控+成套”主
业,对外积极拓展市场,对内深化改革创新;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经营
,确保两手抓两不误,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市场方面
公司营销网络覆盖全国各地,在国内30个省区、直辖市设有营销机构,拥
有一批稳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公司用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品牌形象赢得了国内外客户
的广泛认同,高效节能电机、特种产品市场占有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拥有一批
专业素质高、技术基础扎实、纪律严明的“双师型”营销队伍,按照产业布局,大力
开拓电机、电控、成套等主业市场;加快培育电机电控成套市场、低压电机、防爆电
机等高附加值、高利润市场,培育壮大新增长点;积极拓展新产品、新市场、新客户
,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前提下,在冶金、水利、石化防爆、风电、船舶等行业取得新突
破。
二、技术方面
公司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海上风力发电技术与检测国家重点实验
室等5个国家级、3个省级技术创新研发实验平台。公司拥有有效专利454件(实用新
型345项,发明专利108,外观设计1项),主持、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83项,先
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5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3项及部、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发明创新奖50余项。
三、产业方面
公司坚持把发展着力点放在“电机+电控+成套”核心主业上,提升产业均
衡化发展水平,贯彻落实高端装备领跑工程,推动产品和制造向数字化、网络化、智
能化转型,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充分激发发展潜力,深入推动“
主业倍增、效益递增”。专注于为客户提供高效节能的绿色动力、高端智能的电气传
动解决方案及产品,致力于将公司建设成为一流的电气传动企业和机电一体化系统方
案解决商,发展成为湖南“先进制造业高地”的标志性企业。
四、制造方面
公司延续强大的高端装备工程化开发经验和能力,按照“产品研发、专业
制造、核心验证、系统集成”的思路,不断提升核心制造水平,打造智能制造核心能
力。目前,公司依托“高压高效节能电机扩能产业化项目”、“高端装备电气传动系
统产业化项目”、“船舶综合电力系统系列化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的实施,总体形成
了电传动电气总装(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永磁电机总装、中型电机总装和牵引
电机总装等四条总装线;线圈成型生产线、铁芯冲叠生产线、柔性精密加工生产线和
结构件焊接生产线等四条共性配套产线,加工装备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幅提升。
五、人才方面
公司着力打造和培育一支高素质技术团队,通过线上和线下招聘、校企合
作(海军工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等)等多种方式,设计开发、检测试验
、运维服务等各个领域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268人(各类专
业技术人才包括销售人员含销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财务人员,行政人员),其中
:国家级专家10人(专业技术人才与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人员),技
术工人3005人,高技能人才占全部技术工人的36%。
六、品牌方面
公司积蓄80多年的底蕴,“湘电”已经成为“中国驰名商标”,是我国电
工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和国务院确立的国家重大装备国产化研制基地、国家高技术产
业基地和国家创新型企业。被誉为“中国电工产品摇篮”、“中国民族工业脊梁”。
公司是中国机电行业最具价值的品牌之一,先后荣获全球100强新能源企业、中国新
能源企业30强、中国制造企业500强等称号。2020年,公司以湖南省排名前五的成绩
入围《中国企业专利实力500强榜单》,绿色高效大中型高压电机荣获湖南省“十大
创新工程”。
四、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行业发展格局
(1)电机行业:
目前,国内电机市场的竞争格局中,呈现国有大型企业、中小型民营企业
、外资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国有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占据着国内大型电机领域,中
小型民营企业在中小型领域域有所专长,外资企业资金雄厚、技术先进,占据着国内
高端领域。电机行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近年来国内经济增速放缓
和经济结构的持续性调整等因素给电机行业发展带来压力的同时,经济发展的转型升
级也给电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公司在大中型交直流电动机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是我国大型电机制造骨干企业之一,产品涉及电力、冶金、水利、石化、防爆等领域
,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市场占有率,均处于国内前列,其中在电力市场,公司市场份
额保持领先。
(2)风电行业:
2020年,中国风电新增吊装容量高达57.8GW,在2019年基础上实现翻番。
其中陆上风电新增53.8GW,同比增长高达105%;海上风电新增4GW,同比增长47%。
中国风电新增装机中,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排名前10位的风电整机制
造商中,市场份额占到了新增装机的91%,中国风电制整机制造商前三名分别是金风
科技、远景能源和明阳智能,市场占有率高达48%。
(3)轨道交通行业:
国内轨道交通车辆平均每年新增5000辆车左右,牵引电气系统作为轨道交
通车辆中最为重要的设备,牵引系统年需求巨大。目前国内较为活跃的牵引设备制造
企业约为11家,其中车株洲时代、新誉集团(常牵庞巴迪)、北京纵横(铁科院西门
子)、上海阿尔斯通占据轨道交通牵引系统70%以上份额。青岛四方所和大连牵引所
也在中车集团的扶持下快速成长,市场竞争逐渐激烈。
公司在轨道交通领域主要产品为牵引系统,牵引电机市场占有率约为19.7%
,位居行业前列。
2、行业发展趋势
(1)电机行业
预计“十四五”时期国内电机行业仍将延续“十三五”时期速,市场前景
广阔。高效性、高可靠性、轻量化小型化、智能化将是电机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将进
一步为公司在电机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以及新市场拓展方面带来新的机遇。
大中型电机行业领域,火电市场占比仍然较大,预计“十四五”末将达到
峰值,电站、水泥和冶金行业改造修理市场规模扩大,水利、石化防爆行业将出现增
量市场,未来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一些传统产能过剩产业加速转型、竞争更加
激烈。
低压电机在整个电机行业中占比较大,行业主要由成本控制优势的民营企
业占据优势地位,未来行业仍保持快速增长、集中度有提升趋势,在节能环保、新能
源、新能源汽车(含重卡)、工业机器人、工程机械等高端领域存在差异化竞争机会
,通过成本控制和技术提升,有望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风力发电机方面,风电等新能源仍然是未来能源发展趋势,风电市场仍然
有广阔市场前景。
央企对风电行业有较强的控制力,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竞争拓展至全产
链的竞争。
用电设备的全电化和直驱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
,电能将成为取代所有动力驱动(机械传动)的发展趋势,如工业驱动的全电化、船
舶驱动的全电化、交通工具驱动的全电化等;传统的驱动系统是动力动力设备通过变
速传动系统带动负载运转,通过设备的直驱化,直接减少中间的传动系统,达到节能
的目的,如低速直驱系统,可以减少减速器,高速直驱系统可以减少增速箱,进而达
到系统整体节能的效果。
(2)轨道交通行业
国家大力推动绿色交通发展,地铁等轨道交通牵引系统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数字化。发展先进轨道交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是顺应网络技术发展趋势,
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轨道交通装备中的虚拟制造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列
车牵引制动技术、综合监控系统和通信控制系统等都是数字信息技术在轨道交通装备
中的应用。数字化轨道交通将实现轨道交通系统的信息化,规范其基础信息和动态信
息的共享交换方式;同时以地理信息平台为核心,建立服务与共享体系,实现各系统
间充分共享,终提高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和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自动化与智能化。随着轨道交通安防、监控系统等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融合
,实现轨道交通自动化与智能化是未来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如实现远程监控、智能
运维、故障诊断等,另外,无人驾驶化也是设备智能化的重要方向。自动化是指实现
列车自动行驶、精确停车、站台自动化作业、无人折返、列车自动运行调整等功能,
实现完全无人运营,有效提高列车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智能化是指通过各种传感器
采集相关数据,并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和工具对各类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例如在车辆电
气设备中加入使用状态监测系统,对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使用寿命及老化程度进行
在线监测,及时发现设备异常信息并提醒运营单位进行检修或者更换,避免发生意外
事故。
轻量化。随着全球城市化、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深入,交通运输产业取得了
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也日趋严重,世界各国致力于推动
低能耗低排放交通工具的发展,轻量化已成为未来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
势。在轻量化产业发展新形势下,各大交通运输装备制造商纷纷推动高强钢、轻合金
、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工程塑料等新型轻质材料的大规模应用,解决材料应用过程存在
的成型、连接技术及工艺问题,降低新材料应用成本,以尽快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地位。
城市轨道交通开通范围更广阔。“十四五”期间,城市轨道交通核心市场
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北京,成都,武汉等五个大的地区,开建城市轨道交通的城
市从一线城市、省会城市向一般地市级城市发展,前景广阔。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将深入贯彻落实湖南“三高四新”战略,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
主业倍增、效益递增”为发展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发展动力,牢牢把握“电驱动化”
技术产品发展大趋势,专注于“电机+电控+成套”产业发展,在民品上不断拓展新市
场,增强成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产品盈利空间;在军品上利用现有先进技术,拓宽
服务领域和应用空间,夯实利润基础,持续做优做强做大业务规模,不断为客户提供
高效节能的绿色动力、高端智能的电气传动解决方案及产品,致力于将湘电建设成为
一流的电气传动企业和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解决商,发展成为湖南“先进制造业高地
”的标志性企业。坚持产业市场和资本市场双轮驱动、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好上市平
台,为公司发展持续输血,不断优化财务结构,降低财务费用,为主业发展提供资本
支持,助推公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换代。
(三)经营计划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公司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压降
“两金”和降本增利,制定《“两金”压降工作实施方案》和《降本增利措施》30条
,确保2021年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和存货余额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分别控制在40%和20%
内,新增应收和存货不高于营业收入的增幅。以技术创新引领市场拓展为主线,统筹
研发资源,做好传统产品技术升级,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运用。着力推进体系
重构、流程再造,加快形成1-2个具备湘电特色的“智慧产品”,加快建设智能工厂
、数字化车间,逐步实现“全数字驱动”的制造亮点。统筹营销资源,进一步夯实营
销中心职能,主攻增量市场,做好新产品、新客户、新市场拓展,加强大行业、大客
户、大项目的策划和管理。以深化改革、管理提升为抓手,通过优化管控模式、优化
运作机制、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持续提升管理效能。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着力打造“
先进制造+服务+成套”的转型发展新模式,力争营业收入50亿元。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从目前形势来看,公司主导产品原材料如钢材、
铜材、矽钢片等可
能存在波动,价格上涨可能会对公司经营发展造成风险,挤压公司利润。
2、产品需求波动风险:公司生产的大中型交直流电机等产品可广泛应用于
电力、石油、化工、冶金、城建、核电和国防军工等领域,本公司产品的销量与上述
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若上述行
业发展速度趋缓,将直接影响对大中型交直流电机等产品的市场需求。此
外,随着国内厂家生产技术水平上升,国外厂家在高端产品市场的垄断逐步被打破,
因此为争夺市场份额,国外厂家也可能采取降价方式以满足客户需求。因此,公司大
中型交直流电机等产品面临市场需求增长可能放缓以及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
3、国贸公司的信用证欺诈纠纷涉及信用证交易的法律关系:该系列案件涉
及的刑事案件处于
审理阶段,我公司已经派人前往法院调取案件相关证据材料和重要信息,
期待获取有利的财产线索,为公司减少上述经济损失。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尚未确定
,刑事案件的退赔结果亦存在不确定性。
4、公司所属行业与国民经济增长相关性较强,受固定资产投资影响较大国
内经济增长的不断
变化以及行业发展的周期性波动,均会对公司的持续性发展带来挑战。目
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国内得到有效控制,若将来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得不到有效
控制或持续蔓延,预计也将对公司下游行业需求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最终会对公司
业务产生影响。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所提供的信息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维赛特财经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
担任何责任。
2、在作者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
的股票没有利害关系,本机构、本人分析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维赛
特财经不对因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