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上市公司年报:所得税利基

日期:2016-09-19 09:50:44 来源:互联网
    在完成正常的预测和估值之后,别忘了再关注一下公司历史资产负债表上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许你还能发一笔额外的小财,因为这里相当于一个小金库,能为企业未来的所得税费用提供抵减。
  当然这个小金库可不是什么免费午餐,它通常对应着历史上已经确认的惨痛代价。坏账损失、存货减值、历史亏损是A股上市公司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主要原因。但如果你是一个准备进入的新投资者,这些“痛苦”却可能在未来为你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利基。
  2007年前,在大部分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上可能还找不到这一科目,因为当时绝大多数公司执行的都是应付税款法,在新会计准则将所得税的处理统一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后,这一科目才全面出现。
  简单的说,应付税款法就是在损益表的所得税中只记录当期实际应该缴纳的所得税,而在资产负债表上不做任何处理。这是由于会计记录与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间很可能存在一些暂时性差异造成的。
  以资产减值损失为例,在计提当期,企业的会计利润会减少,但该损失却不能抵减所得税,这时企业实际上拥有一个在未来或者说在该损失真正发生时抵减所得税的权利。在应付税款法下财务报表并没有确切的披露这一权利,因而形成了一项表外资产,如果不是对企业有着相当程度的了解,投资者很难对此做出一个合理的判断。而在新准则下要求企业需将上述权利作为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明确记录。
  虽然在新准则下企业的该项权利在资产负债表中得到了明确的记录,但当企业行使该项权利时,费用抵减的好处却并不像在应付税款法下直接体现于损益表的净利润上。在新会计准则下,损益表的所得税科目中不仅记录当期实际应该缴纳的所得税,还同时记录递延所得税的变化。
  仍以资产减值损失为例,如果企业每年有100万元的收入,第一年计提了100万元的资产减值损失,第二年该损失真实发生,所得税率为25%,在应付税款法下,损益表第一年的所得税为25万元,而第二年为零,因为这时损益表只记录实际应该缴纳的所得税。
  而在新准则下,第一年损益表的所得税为零,除了应该缴纳的25万元所得税以外,企业还要记录25万元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冲减了25万元的所得税费用。第二年则正好相反,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为零,但由于减记25万元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损益表的所得税为25万元。
  换句话说,如果公司在未来一年维持上述最大税前利润水平,同时递延所得税资产可以在当年全部转回,假设税率为25%,由于每25元的所得税中由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出所形成的6.5元并不需要实际缴纳现金,因此与正常情况相比,每75元的净利润就会多对应6.5元的现金流,占净利润的8.7%。
  现实中,由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常常需要在若干年度分期转回,实际影响可能会更低。但在一些具体公司中,企业当前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已经成为影响其未来自由现金流的一个重要角色。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联系投稿 | 联系删稿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