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磊:抛开中国CPI数据看全球通胀
日期:2012-07-28 00:00:00 来源:互联网
面对100美元每桶之上的原油价格、不断攀高的全球粮价、丝毫没有撼动的负利率、无法抑制的政府投资规模、不断增加的外汇占款、时刻需要选择投资项目的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谁又能无视通胀,谁又敢纵容通胀,所以CPI(中国一季度CPI同比涨5.0%,3月份CPI同比涨5.4%)接下来会怎么走、央行是否会提高准备金、是否会加息,根本不值得猜测或讨论。要给加息和准备金加上一个期限或目标,也很傻很天真。
作为消费者和投资者,目前并不能纠结在中国的CPI数据或央行的货币政策,有必要抛开这种纠结,从另一个角度看看全球的通胀和经济背景。因为在当今世界,我们参与的投资和所消费产品的价格,已经与世界紧紧的捆在了一起,任何区域性的调控或干预政策将显得短暂和危险。
全球通胀到底到了什么地步,从黄金白银等能够最直接反应通胀水平的商品价格暴涨当中资本市场已深受体会。如果‘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上涨说明中国面临着严重的通胀,那么黄金白银原油等价格的上涨则是全球性通胀洪水袭来的具体体现,可以说这类产品价格就是全球的CPI心理指数。就通胀的本质而言,钱确实发多了,但本次全球性通胀更主要的原因是钱的流向出现了问题。
美国市场人士的态度较为明显,中国的廉价商品抑制了美国的通胀率。在通胀率较低的情况下,美联储没有理由加息,也没有理由改变既定的货币刺激政策。恶性循环就这样开始了,中国的出口量越大,越能抑制美国的通胀水平,美国越需要发更多的货币去刺激经济,美国的货币流动很少一部分能够停留在制造业或消费领域,期货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大宗商品及其他现货电子交易市场就成了美元的蓄水池,越涨越高。而全球商品及原材料价格基本由金融市场来主导,美元在华尔街的聚集自然就会推高全球商品及原材料价格,全球性输入型通胀由此而来。要解决这一通胀难题,最关键和首要因素是,包括中国在内尽快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出口产品价格不提高,美国所进口的产品依然很难推升美国的通胀,美联储依然没有理由和动力去紧缩美元,以美元计价的全球性商品价格就很难回落。
可喜的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形势越来越复杂,包括劳动力成本在内,所有生产成本都在攀升,人民币等货币升值趋势也较为明显,逼迫其出口产品价格上涨。趋势已经较为明显,在第一季度的三个月中,美国进口物价指数年率上升的速度分别为5.3%、6.9%、9.7%;输入型通胀开始反馈到美国市场。这种趋势如果很好的延续下去,今年的第三季度将有可能成为美联储对宽松货币做出了断的时间点。
另一个方面是全球市场存在一个误区,认为人民币升值能够解决全球通胀,其实这一点不能用放大效应去理解。笔者曾指出,中国的通胀除了加息,还必须要提高人民币升值的幅度,但这仅仅是对中国而言。对与全球市场来说,人民币升值的首要冲击是,美元、欧元、日元等国际主要计价货币兑人民币快速贬值,这些货币的贬值又反过来刺激全球商品价格的上涨。近几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飙升,很多分析认为这是拜美元贬值所赐,其实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人民币的快速升值打压了美元汇率。
如果说全球商品市场因中国经济总量和进出口贸易总量的攀升而发生改变,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投资市场所要考虑的是,中国在继续加息及提高准备金率之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会有多大,如果像华尔街众多投行预计的那样,中国经济很有可能出现硬着陆。一旦预言变为事实,全球商品市场将即刻崩盘,这跟货币的多少没有太大关系,这也是众多对冲基金布局商品市场的意念和前提。但如果中国经济并没有出现太多的动荡,很好的抑制了资产价格泡沫,经济转型取得阶段性成功,以中国为概念的全球商品市场就没有大幅下跌的可能,而且继续创出新高的趋势依然是今后两到三年内的主题。对于笔者而言,更相信后者。(财经专栏作家,世元金行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