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资本先行者遇困 曾经六朵金花如今一枝独秀
拥有30多家上市公司的潍坊,是山东省内上市公司最多的地市。但该市最早的6家上市公司,大都正在经历着艰难时刻。
山东海化(000822)预计去年亏损5.2亿至5.4亿元,亚星化学(600319)预亏3.2亿元,*ST海龙(000677)去年前3季度已亏损4.03亿元。加上深陷泥潭的*ST华光(600076),以及已被重组的山东巨力,潍坊市曾经的6朵金花,如今只有晨鸣纸业(000488)一枝独秀。
这些“先行者”为何一个接着一个地陷入困境?
“这有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宏观经济、行业经济的客观原因,另一方面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在充分竞争的市场领域,国有控股企业与民营企业相比,已无太大竞争优势 。”山东社科院副院长、导报特约评论员郑贵斌对经济导报记者分析说。
亚星样本
亚星化学23日公布的业绩预告称,预计公司2012年亏损3.2亿元。这样的亏损额,大大超出了投资者的预期。因为在2012年前3季度,亚星化学才亏损1.26亿元。是什么让公司在第四季度亏损达2个亿呢?
25日,导报记者来到亚星化学所在地潍坊市鸢飞路899号。
在亚星化学办公楼后面,就是亚星化学曾经的生产厂区。但如今,这里的厂房已经被推掉,即将崛起一片商品房。
“根据潍坊市‘退城进园’的规划,亚星化学的生产厂区已搬迁至经济技术开发区,在那里已形成17万吨的CPE(即氯化聚乙烯)产能。”亚星化学董秘范铭华向导报记者介绍。
“老厂区搬迁,亚星化学会获得较大一笔补贴,应该是利好才对啊?”有投资者在“股吧”中如此发问。但范铭华告诉导报记者,亚星化学在鸢飞路的厂区,土地并非公司所有。
导报记者查阅到,亚星化学在鸢飞路的厂区土地,实际归其大股东亚星集团所有。亚星集团与亚星化学在2005年签署协议,将此片土地租赁予亚星化学。但在2008年,此片土地被纳入“退城进园”范围,双方签署的土地租赁协议被迫提前终止。为此,亚星集团在2008年向亚星化学支付了4000万元的补偿款。
除了这4000万元的补偿款,范铭华介绍说,在去年年底,亚星化学再次收到政府搬迁补偿款合计8001.76万元。至此,亚星化学收到补偿款共计约1.2亿元。
但这显然不能完全弥补亚星化学的损失,即去年四季度亏损的2亿元。而造成这一损失的,除了前3季度同样存在的下游产品价格下降、公司财务负担过重等因素外,老厂区搬迁是一个主要原因。
范铭华解释称,“老厂区的搬迁主要涉及7万吨CPE的产能,因原厂区的产能是陆续上马,设备新旧程度不一,有些搬迁之后还能用,有些则已经不能用了,所以产生比较大的损失。”
但对于具体的损失情况,范铭华没有透露,“我们会在公司年报中做详细的披露。”
不同境遇
除了亚星化学,潍坊市另外几家资本市场的“先行者”也大都不乐观。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潍坊只有6家A股上市公司,分别是晨鸣纸业、山东海龙、山东海化、亚星化学、山东巨力和华光科技。这几家公司的类似之处是,都是当地国企改制而来,很多企业的历史能追溯至上世纪60年代甚至更前。而当初的改制上市,被视为这些地方国企脱骨换胎的机遇。
但如今看来,这些企业大都从资本市场上失意了。
目前,这6家老国企中的2家已被央企收编。
作为国内最大的纯碱生产企业,山东海化在2009年被中海油收编,潍坊市国资委将其持有的山东海化集团(山东海化大股东)的控股权无偿转让予中海油。
但这并没有改变山东海化的处境。2009年,山东海化亏损7.05亿元;2010年,公司实现微利4354.24万元;2011年,公司盈利良好,实现净利润达到3.89亿元;但至2012年,公司再度跌入亏损,前3季度已经亏损3.17亿元,全年预计亏损5.2亿至5.4亿元。
另一家是已破产重整的*ST海龙。去年前3季度,*ST海龙亏损4.03亿元。在资不抵债的困境中,*ST海龙在第四季度实施了破产重整,央企中国恒天集团接手。
但值得注意的是,恒天旗下已经有一家主营粘胶纤维的上市公司保定天鹅(000687),业界质疑其与同样从事粘胶纤维行业的*ST海龙形成同业竞争。未来,*ST海龙的现有资产或被置出,恒天可能向其注入新的业务资产。
而曾经的华光科技,因连年亏损,如今已经变身为*ST华光。这家前身为潍坊仪表厂的老国企,在上市不久后便被资本玩家“青鸟系”纳入囊中,公司近年来一直挣扎在亏损线边缘。目前,该公司正在向房地产企业转型,但成效尚不明显,公司预计2012年能实现微利1200万至1600万元。
作为农机界的知名企业,山东巨力也曾因连年亏损被ST。现其已被潍柴重组,原有农机资产被剥离,更名为潍柴重机(000880).
惟一一家既没有被重组,生存情况也比较乐观的,是晨鸣纸业。但该公司正在进行MBO,公司管理层及职工已经取得大股东晨鸣控股40%以上的股权,这使得其在企业中拥有较大的利益和话语权。
船大难掉头
目前,潍坊市有35家国内外上市公司,累计从资本市场上募资超过400亿元,成绩可谓突出。但几家资本市场的“先行者”,何以陷入困境?
除了搬迁带来损失外,范铭华也向导报记者解释称,受房地产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公司产品销量下降、价格下滑,企业有较大的经营性亏损。此外,因受历史遗留问题影响,公司债务规模较大,财务负担沉重。
山东海化董秘吴炳顺,也将公司亏损的原因归结于产品价格的下滑:“公司主导产品纯碱等需求不旺,价格不振,整个行业都很困难。”
那么,除了市场行情不好外,这些公司自身有没有问题呢?
导报记者注意到,在潍坊最早的6家上市公司中,*ST华光、*ST海龙及亚星化学都曾遭受交易所的谴责,涉及事项包括信息披露、决策程序、违规担保、关联占款等方面,显示这些企业在内部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此外,这6家企业在规模方面都较大,如亚星化学的CPE生产规模位列世界第一,*ST海龙则是国内粘胶短纤的“老大”,山东海化的纯碱生产能力全国最大。但这些“最大”的主业,却无一不陷入困境。
“这反映出这些企业在经营上过度追求规模,在低端产能方面不断扩大,却忽略了创新和开拓。产品行情好的时候,还能赚些钱,一旦行情不好,业绩马上变脸。”开源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杨海对导报记者分析说。
范铭华和吴炳顺也向导报记者证实,亚星化学和山东海化自上市之后,公司产品结构并无太大变化。亚星化学以CPE产品为主,虽然也曾上马过水合肼、发泡剂等产品,但所占规模不大,经营情况也不理想;山东海化则一直以纯碱、聚氯乙烯等产品为主。
“这些产品都是基本化学产品,并无太高的技术门槛,因此很容易出现产能过剩。如不能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待行业产能过剩后,自然会陷入困境。”杨海说。
接近*ST海龙的一位人士向导报记者分析,无论是内部管理问题,还是产品结构问题,都与这些企业的国有经营体制存在一定关系。“规模大、人员多、负担重,机制不够灵活,船大难掉头。”
对此,范铭华和吴炳顺也向导报记者承认,国有控股企业与民企在竞争中面临一定的压力,不能只在规模上压人一头。
导报记者也注意到,不只是潍坊一地,不少地方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都在近年陷入经营困境。“这些企业大都历史较长,盘子较大。经营上的困难将倒逼它们转方式、调结构,甚至改变原有的产权体制。”郑贵斌分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