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吹响“脱帽”行情 警惕“空壳”不死鸟
农历春节龙蛇交接之际,正是ST股狂欢之时。
2013年1月1日至2月19日,40只ST股仅有3只股价下跌,其中有22只个股涨幅超10%。除了成功摘星的ST宏盛(600817)(600817)上涨82.83%外,ST迈亚(000971)(000971)、ST北生(600556)(600556)、ST三星(000068)(000068)、ST宝利来(000008)(000008)和ST东盛(600771)(600771)的涨幅也超30%。ST股超半数2012年业绩为盈利。
而带着复活色彩和重组渐渐明朗的*ST股走势也在上演“咸鱼翻生”。
这些复活股可谓上演了命运大翻盘。2013年2月8日,A股11只暂停上市*ST股恢复上市。今年截至2月19日,S*ST生化(000403)(000403)“大翻身”,股价上涨529.25%,S*ST恒立(000622)(000622)以358.04%的区间涨幅紧跟其后,*ST关铝(000831)(000831)、*ST远东(000681)(000681)、S*ST天发(000670)(000670)分别上涨107.65%、100.61%、91.10%。
涨幅排名前十的*ST公司中,有九家均为“复活”股,此外,部分公司业绩扭亏、重组预期使得*ST股成为市场炒作焦点。
ST板块一向是冒险家的乐园,尤其是在一季度,市场对于ST股份的追逐此起彼伏。ST股的炒作几乎每年上演,背后逻辑基本为:炒业绩拐点摘帽以及炒重组保壳。
今年,对于ST的炒作越发疯狂。这一波ST大涨行情中,最大的亮点莫过于上述十多只ST股的复活,有机构认为,新规之下,目前是ST股的最后一场盛宴。然而,这场盛宴中,并不是所有的上市公司都能成功蜕变。深究之下,已经有ST公司主营业务颗粒无收,负债累累,仅剩下空壳而已。
新规吹响“脱帽”行情
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深两市共有12只股票集体“复活”恢复上市。在逐利资金的热情追捧之下,新规摘帽和恢复上市两重因素叠加引发了ST股的逆市上涨。
其中,恢复上市后开盘参考价仅1.12元/股的*ST恒立,开盘瞬间,价格就蹿升至7.90元。即使股价在盘中两次临停后快速回落,但截至收盘之时依旧高达5.3元/股,涨幅定格在373.2%。
除去恢复上市这一突发因素之外,ST新规下的脱帽股,也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对于ST股来说,脱帽不再有具体的财务要求,不少ST股意欲脱帽变身。
翻阅沪深交易所的条款可以发现,新的摘帽规则与旧规则最主要的不同在于:2012年上市规则中对戴帽(ST)的实施并没有相关财务标准,即不会有上市公司因为财务状况差而被戴帽,只要没有出现“净利润连续两年为负、净资产为负、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的股票,均能够同时摘星脱帽。
渤海证券认为,目前的ST股正是摘帽新规下的最后盛宴。
事实上,回顾去年8月-9月,ST股的摘帽行情已经开启,不过主要集中于上交所,而没有深交所股票。
渤海证券分析师谢晓冬认为,深交所ST股最可能选择在2012年年报公布后实施摘帽,因此当前年报公布前后的摘帽行情值得重点关注。
上述分析师认为,上交所ST股选择在2012年摘帽,可能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是为了避免满足摘帽条件的ST股进入2013年年初实施的风险警示板(深交所并没有风险警示板);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为了分流一部分ST股在2012年年报公布前摘帽,否则沪深交易所满足摘帽条件的ST股若同时摘帽,则摘帽股数量庞大,会对市场造成过多冲击。
新规之下,不少ST公司使出浑身解数求得脱帽。出售资产、获得补贴也成为了常用手段。沪深两市第二家交出2012年年报的上市公司为ST传媒(000504)(000504)。其于1月20日公布的年报显示,通过出售资产获得3323万元,同年净利润为136万元。ST传媒于公布年报之际申请脱帽,二级市场对此是早有预期,其股价从12月初最低4.82元,一路涨至年报公布,创下7.52元的阶段性新高。
进行类似操作的还有*ST嘉陵(600877)(600877),其公布的业绩预告显示,大约盈利1000万,而其出售其他公司股权获得1037.84万元。公司表示将于年报公布日,同时向上交所申请摘星脱帽。
记者粗略统计,包括ST传媒、*ST嘉陵、ST欣龙(000955)(000955)、*ST吉纤(000420)(000420)等在内的近乎20家上市公司有望通过诸如上述“非常规”手段实现摘星摘帽*ST上市公司。
采取常规手段摘帽的上市公司也不在少数,这部分上市公司通过提高主营业务收入来实现净利润,谋取名正言顺摘帽。诸如ST科龙(000921)(000921)、ST皇、*ST四环(000605)(000605)、*ST甘化(000576)(000576)等在内的20多家ST公司预计将在2012年扭亏,此类公司同样将摆脱ST命运。
空壳不死鸟
循规蹈矩通过主营业务实现扭亏的ST公司超20家,但也有这么一批公司,公司主营业务基本歇业,营业收入基本为零,净资产为负,俨然已经沦为了空壳公司。然而即使是空壳仍旧在二级市场上兴风作浪,吸引资金参与。
*ST兴业(600603)(600603)1月30日公布2012年业绩预盈公告显示,2012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700万,而2011年公开数据显示,当年实现营业收入为0,净亏损2130万元。
2012年,*ST兴业实现正收益得益于关键时点的债务重组。2012年12月28日,*ST兴业实际控制人大洲控股集团代为支付浦发银行(600000)(600000)3000万元连带责任款项,与之同时,浦发银行免除了*ST兴业部分债务。
2012年年底的债务重组给了*ST兴业一丝喘息机会。按照新规,连续三年亏损将会被暂停上市,而2010年、2011年,*ST兴业均出现亏损,2012年如若未扭亏那么将会面临暂停上市。
虽然暂逃一劫,但*ST兴业几无营业收入,2010年至2012年上半年均为零。2012年三季报显示,营业收入为82.5万元。可见,*ST兴业已经沦为了空壳公司,实际控制人竭力保壳。但这并不影响其在二级市场凌厉走势,*ST兴业市价从2012年12月初的3.57元一路上涨,至2月18日走出了阶段性新高5.40元,期间涨幅高达超过50%。
讽刺的是,虽然*ST兴业已经沦为“皮包公司”,但是其市值却接近10亿元。
ST板块中,ST联华(600617)(600617)与*ST兴业情况类似,其始终徘徊在退市边缘。而今再度逼近。2013年1月31日其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亏损10万到350万元。这意味着其将面临着退市风险。
2012年6月实际控制人发起第三轮保壳行动。如今看来,第三轮的保壳行动前景仍十分不明朗。ST联华的三季报显示,其截至去年第三季度的总资产为263万元,但负债合计却高达6006万元,截至第三季度末所有者权益为-5743万元。2012年以来截至三季度,其营业收入均为0,依靠营业收入翻身已然无望。同样是“皮包公司”,ST联华的市值更大,至停牌前,其市值超过15亿元。
中信建投分析师陈见伟指出,从实际的经验上来看,资不抵债的公司各方对于其重组的动力更强,因而其进程可能也会更快。但同样也有资不抵债的公司暂停时间异常的长,如*ST北生停牌时已经严重资不抵债,停牌时间已经接近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