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导航系统上市公司龙头股票有哪些啊,2022卫星导航系统概念股票一览
日期:2022-06-18 19:26:02 来源:互联网
近一周行情
国防军工(申万)指数(+0.62%),行业(申万)排名(22/31);上证综指(+2.80%),深证成指(+3.50%),创业板指(+3.65%);涨幅前五:中国软件(+28.13%)、*ST 海核(+19.47%)、七一二(+11.58%)、西菱动力(+10.81%)、华测导航(+10.34%);
跌幅前五:中光学(-12.49%)、ST 新研(-11.32%)、富吉瑞(-10.14%)、观典防务(-9.64%)、中天火箭(-7.40%)。
重要事件及公告
6 月5 日,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乘坐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奔赴中国空间站。
6 月6 日,和而泰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铖昌科技正式登陆深交所主板,股票代码“001270”。
6 月7 日,海兰信公告,公司于近日取得某部采购机构下发的《成交通知书》,通知书称经谈判小组评审,公司为成交供应商,成交金额2.81 亿元。
6 月8 日,美国政府宣布批准了一项新的对台军售计划,拟向台提供价值1.2 亿美元的军舰零附件及相关技术支持。我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6 月8 日,航空工业集团召开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会暨改革三年行动2022 年第四次月例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决策部署,进一步提升三项制度改革效能,助推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并强调了要紧扣6 月底百分之百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这一目标。
6 月8 日,亚光科技公告,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6.73 亿元,用于微电子研究院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6 月8 日,亚光科技公告,公司拟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拟授予激励对象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0.36 亿股,约占总股本的3.57%。其中,首次授予109人0.30 亿股,约占总股本的2.95%,授予价格3.03 元/股。
6 月8 日,北斗星通公告,公司已完成股份回购方案,通过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公司股份501.82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98%,后续将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若未在回购完成后36 个月内用于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回购股份将依法履行程序后予以注销)。
6 月8 日,航天长峰公告,公司拟将所持航天精一全部股权及应收航天精一全部股利以资产包形式整体进行挂牌转让,以进一步聚焦资源。
6 月9 日,航天科技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其下属企业中国卫星以上市公司流通股份作为交易对价购买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探索军工科研院所与上市公司之间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实施核心产品开发激励计划,由各领域科技人才自发组建团队,以签订契约的方式约定研发标的、核算标准和效益奖励方式,实现企业与团队之间的利益共享。
6 月9 日,钢研高纳公告,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在四川德阳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德阳市钢研高纳锻造有限责任公司”,以优化公司区域布局。
6 月10 日,中航高科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航空工业复材拟与誉华融投、赢创运营及赢创中国共同出资4.35 亿元,在上海成立中航赢创。其中,航空工业复材拟以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现金形式出资1.72 亿元,出资比例39.51%。以积极拓展PMI 泡沫新材料领域,完善材料技术体系,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
6 月10 日,中航西飞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中航证券有限公司出具的《关于聚富优选2 号资管计划增持中航西飞股票的告知函》,中航证券聚富优选2 号6 月9 日通过集中竞价增持中航西飞股份146.77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5%,增持金额约为0.41 亿元。
6 月10 日,豪能股份公告,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受理的公告。
6 月11 日,中航电子与中航机电公告,中航电子以发行A 股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航机电,中航电子为吸收合并方,中航机电为被吸收合并方,即中航电子向中航机电的换股股东发行A 股股票,交换该等股东所持有的中航机电股票。同时,本次换股吸收合并完成后,机载公司将其原持有中航电子的股份以及原持有中航机电的股份按照换股比例换成的中航电子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中航科工。另外,中航电子拟采用询价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50 亿元(其中,中航科工拟认购5.00 亿元,航空投资拟认购3.00 亿元、中航沈飞拟认购1.80 亿元、航空工业成飞拟认购1.80 亿元)。
6 月11 日,中航电子与中航机电公告,中航电子与中航机电股票均将于6月13 日复牌。
6 月11 日,东土科技公告,公司投资的芯片公司神经元网络、物芯科技拟与上海金卓进行重组整合,并引入广州湾区半导体、重庆南方工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战略投资人。本次重组融资的主要目的是加快工业TSN 网络交换芯片、工业TSN 总线芯片、SDR 无线基带芯片的全国产化进程,加速在工业、防务、汽车领域的应用。
投资建议
一、核心观点
近期航空工业相关下属上市公司的增持行为,有效提振了市场对军工行业的信心:
(1)5 月6 日,中航科工增持中航产融公告后,次日军工上涨2.50%;
(2)5 月25 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中航证券聚富优选2号集合资管计划,增持中航光电和中航高科公告后,次日军工上涨3.26%;(3)6 月9 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中航证券聚富优选2号集合资管计划,增持中航西飞公告后,次日军工上涨2.87%;中航电子拟吸收合并中航机电,拟采用询价方式向包括中航科工、航空投资、中航沈飞、航空工业成飞在内的不超过35 名特定投资者定增募资不超过50 亿元,并将于6 月13 日复牌。本次重组整合无疑是瞩目的,将进一步聚焦专业化整合,发挥协同效应,做强做精主责主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机载产业,助力航空工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完善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目前军工板块的低估值(估值分位4%),是短期内军工持续走涨的有力支持,因此军工短期逻辑为超跌后的估值修复,且修复尚未到位,中长期逻辑为稳健增长,且增长可持续。短期看,6 月份依然是军工行业的做多窗口期;中长期看,军工行业的成长性和当前估值完全匹配,增长确定性和可持续性又具备难能可贵的稀缺性,维持长期乐观。
理由主要有以下若干方面:
①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在即(七一前基本完成),国资委及各军工集团密集表态,预计相关行动继续提速;
②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之下,军工行业作为“免疫行业”,产业链相对闭环,需求和供给受影响较小,增长确定性以及持续性的比较优势尤为凸显,一季报兑现后进一步提高了其置信度;③ 军工上市公司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拓展是长期趋势,奠定中长期业绩的持续向好(近期案例下文中整理汇总);
④ 回购、增持、股权激励等密集推出;
⑤ “新半军”近期领涨,成长板块重归市场视野,风险偏好在回升;
⑥ 估值处于2014 年以来4%分位,peg 接近于1,低估无泡沫;
⑦ 在5、6 月的业绩真空期,依然有着无法证伪的情绪性支撑,而进入中报季则容易产生对持续兑现的怀疑和担忧。
对于近期的投资方向选择,我们认为主要集中于两类:
①改革预期类,为军工集团下属有资本运作预期的上市公司,近期活跃的也是此类,然而实质性的方案和节奏是难以掌握的,更多是主题性机会;
②行业白马类,近来更多资金对军工有了配置需求,显然那些地位稳固、逻辑顺畅、指引乐观、业绩已经兑现的个股,更为符合多数资金的审美偏好,成为其配置品种;在当前改革热度持续走高的情况下,此类标的超额收益或不明显,然而下看有底上看有空间,也不失为好的选择。
在4 月27 日军工板块超跌反弹(+29.91%)以来,统计上涨前20 的个股,涨幅靠前基本集中在军工中上游,包括军工材料、军工电子、零部件加工以及部分分系统公司,而军工材料中高温合金反弹较多,受俄乌冲突,镍价上涨影响,高温合金企业情绪化超跌,随着镍价的平稳,PPI、CPI 差值收缩以及相关利空的减弱,这些高温合金企业反弹幅度较大,如抚顺特钢、钢研高纳、图南股份等。
近期,中证指数公司发布指数调整公告,我们通过整理包含军工行业股票调入调出且相关基金产品合计规模超过30 亿元的指数,最终计算得出净资金流入流出前五名的个股。净流入前五名分别为:中国船舶(+9.31 亿元)、抚顺特钢(+5.76 亿元)、西部超导(+4.77 亿元)、光启技术(+3.86 亿元)、中国长城(+3.57 亿元);净流出前五名分别为:紫光国微(-26.18亿元)、振华科技(-9.61 亿元)、景嘉微(-5.22 亿元)、中航机电(-4.91亿元)、中国重工(-1.51 亿元)。总体来看,这次调整涉及相关军工个股34 个,净资金量为-12.52 亿元。
1、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成在即,改革或又成为军工重要逻辑改革(资产证券化、资产注入、院所改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持股、股权激励等行动措施,可提升或预期提升军工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及盈利能力),一度是军工行业的重要逻辑之一,也是过去支撑军工行业较高估值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资本市场对军工行业的资产重组充满期待,资产注入也成为历史上若干次行情启动的重要逻辑。而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的即将到来(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去年表示,国资委将坚决打好打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攻坚战,2022 年“七一”前基本完成),改革或又成为军工重要逻辑。
近期,国资委印发《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提出,要分类推进上市平台建设,形成梯次发展格局。中央企业集团公司要对子企业上市工作进行统筹,建立对相关资源上市必要性、可行性和上市方式的研究评估机制,引导子企业树立正确理念,明确上市是改革发展手段而非目的,防止盲目追求单独上市。支持各类纳入改革试点和改革专项工程的重点企业,以及在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和中高端领域布局的企业到相应层次资本市场上市,可注入现有上市公司平台,必要的也可单独上市。对上市公司拟分拆子企业上市的要充分论证,支持有利于理顺业务架构、突出主业优势、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价值实现的子企业分拆上市。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在深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改革争做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表率专题推进会上表示:
① 要继续加大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力度,集团公司要系统梳理未上市和已上市资源,结合实际逐步将现有未上市的优质资产有计划地注入上市公司,必要的也可单独上市;
② 要稳妥探索符合条件的多板块上市公司分拆上市,支持有利于理顺业务架构、突出主业优势、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价值实现的子企业分拆上市;
③ 要盘活或退出低效无效上市平台。
同时包括航天科工、中船集团、中国电子、兵器工业等也在近期召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相关会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在即,军工央企持续做大做优,做精做强,年内相关改革动作有望密集推出,军工央企资本运作预期有望提升。
2020 年6 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 年)》,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是2020-2022 年,三年落实国有企业改革“1+N”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的具体施工图。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目标在于国有企业要成为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要在创新引领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要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上发挥引领作用、要在保障社会民生和应对重大挑战等方面发挥特殊保障作用、要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国资委将坚决打好打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攻坚战,确保2022 年“七一”前基本完成。
以上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意义和目标,与十大军工央企“十四五”规划中的共性存在很多契合点,充分说明了军工央企的“十四五”规划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存在紧密联系,二者相辅相成,将共同构成十大军工央企“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将加速央企改革四大维度的进展,进而在“十四五”引导十大军工央企实现做大做强,做优做精,高质量发展,四个维度具体包括:
① 企业维度引导军工企业发展兼具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② 业务维度促使军工央企继续聚焦主业,同时打造产业优化升级;
③ 管理维度有望促使军工央企激发创新活力,提高核心技术竞争力;
④ 市场化维度有望促使军工央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功能,抗风险能力提高,进一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022 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最后一年,也将是决胜之年,我们预计,国企改革进程将进一步提速,2022 年有望是国企三年改革行动方案的收获首年,产生的积极影响更是将延续至“十四五”未来的四年。供给侧中的军工央企高“质”“量”发展也有望持续,并兑现至各军工央企所属企业的业绩中。
2、大飞机呼之欲出,民机是军工行业发展的“第二曲线”
近期东航拟定增引进4 架C919 以及即将交付首家用户的首架C919 大飞机首次飞行试验圆满完成,表明国产大飞机呼之欲出,受此影响,博云新材、通达股份等大飞机产业链相关个股当日上涨明显。正如我们一直强调的,民机是军工行业发展的接力棒和“第二曲线”端,C919 未来的落地批产将为军工相关航空配套企业带来新的业绩增量。
2021 年中国商飞发布了《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1-2040)》,预计未来二十年,中国航空市场将接收50 座级以上客机9,084 架,价值约 1.4 万亿美元。其中50 座级以上涡扇支线客机953 架,120 座级以上单通道喷气客机6,295 架,250 座级以上双通道喷气客机1,836 架。到2040 年,中国的机队规模将达到9,957 架,占全球客机机队比例22%,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航空市场。
我们认为,民机领域未来长期的投资机会在于国产化提升空间较大的领域,如高端加工、动力系统、机载系统等,通过吸收转化国内外先进技术及自主研发,伴随着国产大飞机产业的成长和壮大,在这些领域国内会诞生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公司,形成我国自己的民机产业链,带动我国高端制造业整体发展,具体判断如下:
① 机体结构目前仍以航空工业主机厂为主,中短期受益相对最直接。
例如,中航西飞承担中机身(含中央翼)和副翼等部件的研制,而且联营的西飞民机、沈飞民机和成都民机公司分别承担着机身、垂直尾翼、发动机吊挂、机头等部件的生产;
② 发动机系统以航发集团为主,例如中国航发商发公司、西航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随着两机专项持续推进和逐步落地,国产代替迎来历史机遇期,产业链各环节市场空间广阔;
③ 机载系统将依托航空工业机载系统公司和中电科下属院所逐步突进国产化,按照具体系统分类研制,分享民机发展的产业红利;
④ 具有技术优势的民营企业也值得关注。随着国产化逐步提升,必将培育出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助力我国高端制造业整体发展。
3、军工上市公司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拓展是长期趋势
自2022 年年初以来,多家军工上市公司通过定增、可转债、现金收购,投资设立子公司等方式,对自身现有业务的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延伸拓展,将为各上市公司中长期业绩的持续性快速增长基础.
4、大单不断落地
5、股权激励、员工持股、回购、增持密集落地
6、基本面与估值面、基本面与情绪面显著背离,军工估值处于2014年来的4%分位,peg 接近于1
截至2022 年6 月10 日,国防军工(申万)指数PE 为54.97 倍,处于2014 年来的4.34%分位。而军工行业的基本面属于历史性的高度景气。可以明显地看出,当前基本面和估值已出现显著背离,情绪面和基本面同样出现显著背离。
军工行业估值已经处于底部空间,核心军工公司的PE 中位数对应2023年29 倍左右,2025 年的19 倍左右,已经显得足够便宜。
二、“保质保量保交付”是核心原则,军工行业正在向“以量换价、以效创利”的健康良性行业生态发展
3 月19 日消息,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签署命令,发布《军队装备采购合同监督管理暂行规定》,自2022 年3 月20 日起施行。《规定》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军队装备建设规律,科学规范新形势新体制下装备采购合同监督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基本内容和基本管理制度,提高装备采购质量和效益。《规定》按照“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总原则,明确了装备采购合同监督管理工作的管理体制;强化依法监管,优化完善监督管理任务、监督管理协议、监督管理方案等制度机制,提高装备采购合同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坚持质量至上,对装备采购合同监督管理工作内容、流程和要求等,进行全面系统设计,确保将合格装备交付部队;创新监督管理模式,采取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与事后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推动装备采购合同监督管理工作创新发展。
近来习近平主席还签署了两个命令。去年,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于2021 年11 月1 日发布并施行《军队装备订购规定》。此规定规范军队装备订购工作管理机制、坚持以战领建、完善装备订购工作需求生成、规划计划、建设立项、合同订立、履行监督的管理流程;破解制约装备建设的矛盾问题,构建质量至上、竞争择优、集约高效、监督制衡的工作制度等内容。2 月12 日消息,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签署命令,发布《军队装备试验鉴定规定》,自2022 年2 月10 日起施行。该规定按照面向部队、面向实战的原则,规范了新体制新编制下军队装备试验鉴定工作的管理机制;着眼装备实战化考核要求,调整试验鉴定工作流程,在装备全寿命周期构建了性能试验、状态鉴定、作战试验、列装定型、在役考核的工作链路;立足装备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改进试验鉴定工作模式,完善了紧贴实战、策略灵活、敏捷高效的工作制度。
年初以来,军工行业不断承受多种压力,上游涨价压缩行业利润,竞争加剧冲击现有格局,军品定价机制的改革,税收增加的担忧,业绩兑现的怀疑,等等,不一而足。然而,以上的诸多质疑,以及军工行业的若干事件,都可以用一个统一的原则去分析、解释和澄清。当我们以更加广阔的视角和原则性思维去看待各类问题,就不会陷入到某个细节之中,以致于究不明、算不清,造成片面甚至错误的理解。
一个事实,“十四五”军工行业面临的状况是,需求空前旺盛,当前供不应求,行业进入新一轮扩产周期。经过几十年的投入,军工行业已基本具备“内循环”的技术基础和物质条件,未来10 到15 年将是武器装备建设的收获期和井喷期。
一个原则,保质保量保交付。练兵备战是这些年来的核心所在,也是武器装备建设的目标方向,特别当前世界局势波诡云谲,且美国对我国的制裁不断加码,强军需求日益紧迫,要“加快构建武器装备建设新发展格局,全力以赴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再上一个大台阶”。
在这样的事实和原则下,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会有这些密集推出的规 定。在可以称得上是空前大规模采购需求下,相关体制机制已不适应,这些规定是进一步明确责任、理顺关系、细化流程,约束的是军队的工作制度。
军队流程的规范,目标是提升行业整体效率,在大规模需求下,保证生产、交付的及时性。军方客户的制度规范,为生产企业敢于投入及加速备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个问题随之而来:保质保量保交付,那就是要“多快好”,但是否要“多快好省”,“省”也正是市场动辄质疑的焦点。我们的观点是,数量多、速度快、质量好、成本省,符合行业规律,但“省”不是靠“压”,军工行业的首位是“保质量保交付”,绝不可能仅仅是出于成本的考量,而牺牲军品质量影响军品交付。
那么,怎么“省”。我们在《2022 年军工行业投资策略:风卷红旗过大关》里详细论述过,“省”是靠八个字“以量换价、以效创利”。
“十四五”时期,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变化正有力支撑着行业高景气发展,特别是在量、价、效三个维度上,军工行业正在发生着深层次的变化,整体呈现出以量换价、以效创利的健康良性的行业生态。
(1)量:需求端高速增长,而军品以销定产特性,导致需求传导至供给存在一定滞后,行业短期出现产能瓶颈。军工全行业范围扩产,行业进入新一轮扩产周期,为“十四五”高增速打好基础做足准备。
(2)价:在订单放量的基础上,军品采购机制进一步优化,通过强调精益化管理,提高军费使用效率,而这也引发了市场对军品价格的担忧。我们认为,军品生产重在保质保量保交付,量升带来的规模化效应将很大程度抵消产品降价的影响;同时,掌握核心技术的公司仍将享有较高的议价权。因而,我们判断,军品价格或为略降、缓降,目标为提高军费使用效率,长久看将有利促进行业高效、可持续发展。
(3)效:行业进入良性发展快车道,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是军工央企、民参军企业共同的追求和目标。军工行业的不同参与主体,正在共同推动解决产能不足问题,具体体现在三个层面:
① 提升供应链体系效能:军队加强采购流程优化,完善订购流程,引入竞争机制,加强行业精细化管理;主机厂积极推进小核心、大协作,聚焦核心能力强化,提升社会化产能利用率;
② 激发供给主体活力:降低民参军制度门槛,民参军企业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加大、配套层级逐渐提高,军工央企发挥产业链引领“链长”作用,民参军则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参与者;
③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资本市场对军工行业关注度和认可度持续提升,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仅在2021 年,二级市场上就有接近400 亿的资金对行业提供扩产及能力建设支持。
“十四五”是军工新一轮景气周期的开始,需求将带动供给端能力的再提升,而伴随蛋糕份额的做大,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强,我们认为,军工产业链将呈现出三方面的发展趋势:
① 市场化:行业强调效率和经营质量,市场化运行机制更为完善,各层次主体良性竞争;
② 专业化:分工更为明确,主机厂聚焦研发总装两端能力建设;民参军企业从“配套”入手, 向“核心”、“关键”领域进军,细分领域的集中度逐步提升;
③ 规模化:市场天花板抬高,规模效应显现,助力各环节企业降本增效;民参军企业份额再上台阶,从“小而美”走向规模化。
从保质保量保交付的原则,以及“以量换价、以效创利”的实现路径出发看问题,我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军品定价机制改革、电子元器件名录调整等诸方面的问题,也可以作出判断和预测,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是行业的健康趋势,仅作出负面解读是一定程度上缺乏对军工行业特定时期的特定规律缺乏深刻理解。
三、建议重点关注七个方向
军机:正式迈入“20 时代”,行业需求明确,业绩拐点向上随着歼-20、运-20、直-20 等“20 机型”的加速列装,我国航空装备正式迈入了“20 时代”。空军正在按照“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战略要求,加快实现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海军对舰载机型的需求快速提升;陆军加速迈进立体化作战时代,军机带动陆军“飞起来”。军机发展迎来历史最好时代,需求明确且配套日趋成熟,行业业绩拐点向上。
导弹:高消耗,高增长
在“成熟型号装备的消耗性补充”以及“新型号装备的定型量产”两方面需求带动下,国内导弹整机制造领域“十四五”市场增速有望保持在40%以上,产业链中上游上市公司有望维持高增速,产能高点则位于“十四五”中后期。建议重点关注在“量”或“价”方面具有优势、进入批产阶段的导弹型号配套相关企业。
航空发动机:新产品交付提速,下游需求增速迎来拐点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具备自主研制生产当今几乎所有种类航空动力,包括先进航空发动机的能力。2021 年,多款国产战鹰接连换装“中国心”,包括在第十三届中国航展中,换装国产发动机的歼-20 首次公开亮相,并进行了飞行表演;首批歼-10C、国产大型军用运输机运-20 换装国产发动机等。多款战机陆续更换国产发动机,一方面体现了我国航空发动机的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另一方面,表明我国航空发动机正式进入国产替代进程,将极大的打开市场空间。
北斗:日趋成熟,应用加速
2020 年7 月30 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龙头股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标志着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取得决战决胜,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参考北斗应用产业“十三五”
时期的增速,我们判断“十四五”北斗应用产业市场复合增速有望超过25%,在新兴北斗应用服务概念股市场方面,建议积极关注在“高精度北斗导航+”及“+高精度北斗导航”融合产业布局的企业,特别是“十四五”有望实现高速发展的高精度北斗导航下游运营领域。
卫星互联网:新领域,大空间
卫星互联网是以卫星为接入手段的互联网宽带服务模式,其本质是卫星通信概念股领域的一个重要衍生应用。2020 年4 月,卫星互联网被国家发改委划定为“新基建”信息基础设施之一,2021 年4 月,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其或将是统筹、规划及运营概念股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国家队”,对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低轨卫星互联网领域的发展,起到带头引领的作用。而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部署较国外存在一定滞后,亟需加速建设低轨卫星互联网空间基础设施以占据频率及轨道,而高轨卫星互联网在航空互联网及海洋互联网领域的应用也有望得到拓展。整体来看,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整体尚属于发展早期阶段,但作为一片有待拓展的“蓝海”,蕴含着较大的市场空间。
军工电子:装备信息化、智能化、国产化三因素叠加,高景气度下积极扩产
军工电子产业主要承担武器装备的配套作用,产业链集中于军工产业链中上游环节,中游环节通信设备、雷达、红外设备,是军工电子整机的重要子系统;上游环节分为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PCB、嵌入式计算机模块、微波器件、连接器等,是信息化装备发展的基石。“十四五”期间,军工电子行业将在武器装备中信息化水平提升、信息化武器装备批量列装以及国产化替代提速三大“加速度”驱动下,迎来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
军工材料:行业基石,快速扩产
“一代武器,一代材料”,材料在国防工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高端武器装备发展的先决要素。在“十四五”装备快速放量的环境下,军工材料作为基础也迎来了“黄金时代”。钛合金、高温合金、碳纤维“十四五”期间市场需求有望维持稳定高速增长,市场空间逐渐打开。我们预计高端钛合金、碳纤维、高温合金三种材料“十四五”期间市场需求的复合增速分别为20%、25%以及16%,假设三者价格分别为35 万元/吨、15 万元/吨以及30 万元/吨来估算,到2025 年三种材料市场规模将分别突破100亿元、200 亿元以及300 亿元。
四、建议关注的细分领域及个股
军机等航空装备产业链:
战斗机、运输机、直升机、无人机、发动机产业链相关标的,航发动力、航发科技、航发控制(发动机),航天彩虹、航天电子(无人机),光威复材、中简科技(碳纤维复合材料),抚顺特钢、钢研高纳(高温合金),西部超导、宝钛股份(钛合金),爱乐达、派克新材、航宇科技、华伍股份、利君股份(航空制造)等。
航天装备(弹、星、链等)产业链:
航天电器(连接器),天奥电子、海格通信、华测导航、振芯科技(北斗),北方导航(导航控制和弹药信息化),康拓红外(星载微系统),盟升电子(卫星导航通信)。
信息化+自主可控:
紫光国微、复旦微电(军工芯片),大立科技(红外制导),振华科技概念股、火炬电子、鸿远电子、宏达电子(高端电容),智明达(嵌入式计算机),中国长城、中国软件(信创)。
另外,2022 年首架C919 有望交付,或将掀起民机领域的投资热情。
五、风险提示
① 疫情发展仍不确定,导致国内宏观经济承压,军费投入力度降低;
② 改革后军方用户组织架构调整,导致需求变化,部分已推迟或取消的订单可能不会重启;
③ 国企改革进度不及预期,院所改制、混改、资产证券化等是系统性工作,很难一蹴而就;
④ 军品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型号进展可能不及预期;
⑤ 随着军品定价机制的改革,以及订单放量,部分军品降价后相关企业业绩受损;
⑥ 行业高度景气,但如若短时间内涨幅过大,可能在某段时间会出现业绩和估值不匹配;
⑦ 军贸业务开展短期受疫情影响较大,订单交付概念股确认进度可能不及预期。
⑧ 减持在短期内可能会加大军工行业概念股整体或个股走势的波动性。
数据推荐
最新投资评级目标涨幅排名上调投资评级 下调投资评级机构关注度行业关注度股票综合评级首次评级股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