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决胜O2O—中信互联网研究之银行篇: 泛资产管理兴盛,协力厂商理财秀起
中国泛资产管理业务兴起,市场竞争格局深化。经济高速增长带动了个人财富的积累,货币超发与隐性通胀促进了财富管理需求,而富裕人群增加又利于资产管理行业发展。2012 年,中国家庭净资产达到69 万亿美元,个人持有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预计达到80 万亿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4%。相比私人财富的快速积累,中国财富管理业尚显初级,产品复杂度较低,主要以直接销售赚取佣金为主。财富管理机构中,银行业占据主导地位,2013 年中期银行发行理财产品余额已接近10 万亿,从2006年以来的复合增速达到了55%。这种财富管理业务爆炸式的增长吸引了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和类金融机构的参与,随着管制的放松,机构间资产管理业务边界变得模糊,泛资产管理业务开始兴起,金融机构竞争加剧。
中国第三方理财机构在高端客户财富管理的份额已提升至10%以上。第三方理财是指由独立于商业银行、保险、证券和信托等金融机构之外的中介理财顾问机构为家庭或企业提供的综合性理财规划服务。与传统的金融机构提供的理财业务相比,第三方理财服务内容广泛、个性化程度高。2006年前后中国第三方理财机构开始快速涌现,推测目前第三方理财在高端私人客户理财市场的份额超过10%。美国经验显示,其独立第三方理财机构总数超过万家,近60%的金融产品是由第三方理财机构销售,中国第三方理财市场空间广阔。
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典型运作模式:高端客户模式vs 大众客户模式vs 互联网平台模式。我们汇总以下三种典型的第三方理财机构的运作模式:(1)模式一,即定位于高端客户,收取手续费收入的模式,典型案例是诺亚财富;(2)模式二,即搭建免费用户平台,代销收费模式,典型案例是东方财富;(3)模式三,即依托互联网,定位小微型用户的财富管理模式,典型案例是阿里巴巴的支付宝平台。展望未来,第三方理财公司的运作模式将日益多元化,依托互联网手段,具备平台优势,能整合客户和产品的公司有望脱颖而出。
展望第三方理财市场的未来:专业化与普惠性并重,1+N 模式和1:N 模式并行不悖。中国目前第三方理财机构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服务模式相对简单,绝大多数机构以产品销售为主,对佣金依赖度较高。未来,我们认为第三方理财机构发展方向之一是以服务/产品驱动,对高净值人群提供一站式服务,满足全方位的财富管理需求,并提供增值服务形成差异化体验,财富管理机构专业化程度也不断提升。另一种可能的方向在于,对中低端客户普惠性财富管理业态的发展,表现为基于互联网体系支撑便捷交易,极低的运营成本,提供标准化的产品和高度一致的客户体验。总而言之,1+N 模式和1:N 模式并行不悖。
- ·银行业概念股2022年3月:虚胖”的3月社融 稳稳的银行一季报 2022-04-12
- ·对当前板块的讨论(二十四):政策的念想 2019-11-29
- ·石油化工行业:轻烃化工竞争优势分析 2019-11-29
- ·家电行业2020年度策略:守望价值 拥抱成长 2019-11-29
- ·家用电器行业投资策略月报:竣工周期已至需求改善可期 空调出货持续正增长 2019-11-29
- ·医药生物行业:谈判结果公布 关注边际改善 2019-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