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正点财经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财经新闻 主力数据 财经视频 研究报告 证券软件 内参传闻 股市学院 指标公式
你的位置: > 正点财经 > 研究报告 > 正文

2015年3月央行降息点评:通缩预期增强,降息如期落地

类型:宏观经济  机构: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坤,郑小霞  日期:2015-03-02
http://www.zdcj.net      点击收藏此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3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点评:央行这次对称降息,虽然一方面在市场预期之中,另一方面受利率市场化、银行负债成本端压力以及资产质量恶化的影响,其利率传导的效果会打上折扣,但降息对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还是不可忽视和否认。

    但从真实利率角度讲,货币政策依然是中性立场。由于最近两个月CPI同比增速较去年底下降了0.7个百分点左右,意味着在原有的名义利率下真实利率比去年底高出这么多。因此,从真实利率的角度看,目前的货币政策是偏紧的,降低基准利率只是使得真实利率向去年底的真实利率恢复了一点,但依然比那时的真实利率高出0.45个百分点。因此,不能认为降息是宽松的标志,降低基准利率是为了让真实利率从偏紧向中性过度,降低0.25个百分点之后,真实利率依然比去年底高,意味着跟去年底相比,目前的真实利率依然是紧缩性的,只不过紧缩的程度缓和了一点而已。总体来看,央行说的政策中性的立场是对的,的确不能借此认为央行的政策立场发生了变化。

    这次降息主要目的是防通缩、控风险。不过与降准不同,降准是对资金外流的一种对冲确认,而降息政策的稳增长意味更浓,所能带来的积极信号作用更强。考虑到降息后很可能会加大人民币贬值以及资金外流压力,预计央行后续采取降准以对冲的可能性更大。

    而对于未来是否仍存在降息空间的判断,我们认为无需去博弈央行政策,显然通缩担忧已成为央行当下关注焦点,去年11月降息时点也是在CPI数据公布之前,预计今年2月CPI很可能还在1%左右甚至以下(我们预计为0.9%)。因此,未来需紧盯通胀相关高频数据,若持续低迷或弱于预期,央行降息的空间和概率将会加大。这波通胀低迷虽然主要是输入性价格冲击所致,但叠加经济下行,使得通缩预期强化,压低CPI中枢,从而推升实际利率,甚至引起信用端收缩。总体来说,结合我们之前认为通缩担忧主要落在今年上半年的判断,以及美联储加息时点的考虑,我们认为,今年下半年降息的空间要小于上半年,而降准作为资金外流的中性对冲型工具,可能会常态化。

    对称降息以防通缩、控风险。降息实际上是通过信号效应带动各类市场利率下行,推动企业融资成本回落。对于存量债务,尤其依据基准利率来定价的债务,其偿还压力显然也会一定程度受益于这次降息。尤其在地方政府与实体经济高杠杆、低资本回报的背景下,降息将有利于减小信用风险的爆发。

    最近几个月CPI持续下行,1月CPI同比增速已降至0.8%的低位,实际利率高位上行(10年期国债实际利率较去年12月上升约50个bp),同时1月份的新增信贷数据也明显弱于预期,均表现出通缩预期在强化的迹象。另外,近期央行旗下刊物也频发文章吹风降息防止通缩发生,这次降息公布的同时,央行官网也解释了主要针对考虑物价下行较快、实际利率回升的问题。因此可以说,一方面这次降息在市场预期之中,另一方面对于通缩的担忧是央行当下关心的焦点。

    去年11月降息时点也是在CPI数据公布之前,预计今年2月CPI很可能还在1%左右甚至以下(我们预计为0.9%)。因此,未来需紧盯通胀相关高频数据,若持续低迷或弱于预期,央行降息的空间和概率将会加大。这波通胀低迷虽然主要是输入性价格冲击所致,但叠加经济下行,使得通缩预期强化,压低CPI中枢,从而推升实际利率,甚至引起信用端收缩。总体来说,结合我们之前认为通缩担忧主要落在今年上半年的判断,以及美联储加息时点的考虑,我们认为,今年下半年降息的空间要小于上半年,而降准作为资金外流的中性对冲型工具,可能会常态化。

    从实际利率角度讲,货币政策依然是中性立场。由于最近两个月CPI同比增速较去年底下降了0.7个百分点左右,意味着在原有的名义利率下真实利率比去年底高出这么多。因此,从真实利率的角度看,目前的货币政策是偏紧的,降低基准利率只是使得真实利率向去年底的真实利率恢复了一点,但依然比那时的真实利率高出0.45个百分点。因此,不能认为降息是宽松的标志,降低基准利率是为了让真实利率从偏紧向中性过度,降低0.25个百分点之后,真实利率依然比去年底高,意味着跟去年底相比,目前的真实利率依然是紧缩性的,只不过紧缩的程度缓和了一点而已。总体来看,央行说的政策中性的立场是对的,的确不能借此认为央行的政策立场发生了变化。

    降息效果打折扣,但对实体经济积极作用仍存。此次降息的同时,亦扩大存款利率上限,考虑到贷款端利率的市场化以及银行存款的竞争,可能会使得贷款端利率下行打上折扣,而且这次贷款端利率下调程度弱于上次,所以这次降息对于实体经济的效果市场普遍看淡。

    但我们认为其积极作用不可忽视和否认。上次降息后,四季度的银行加权贷款利率出现了小幅下行。上次虽然银行普遍存款利率上限上浮,但相对来说国有大型银行上浮动力弱些,这也与银行间存款竞争力强弱有关。这次降息仍可能是中小型银行上浮动力更足,但考虑到处于降息周期中,预计整体来看,银行存款利率上浮程度可能较上次会有所减弱,能给贷款端利率下行带来一定空间。

    一方面,按照基准利率定价的存量债务直接受益,另一方面,议价能力较强的大型企业更可能争取到较低利率的贷款融资,当然反过来看,降息对于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作用所打的折扣更大,尤其在银行坏账率攀升的形势下,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谨慎。但我们也看到,近期国务院会议确定进一步减税降费400多亿元以支持小微企业,货币与财政政策形成一定互补。另外,按揭利率的下调,亦直接利于房地产销售市场,这也是经济稳增长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在2月两大PMI数据显示经济略有企稳迹象的背景下,降息对于稳增长的作用或更强烈。但需要认识的是,单靠降息这种货币政策很难改变经济的探底趋势,而需要积极财政政策的配合、经济自身结构调整以及周期转换等因素来综合作用。

    不同于降准,降息的信号作用更强,后续降准可期。降准是针对外汇占款收缩所导致的缺口弥补,即对资金外流的确认和对冲。而降息主要针对通缩与信用风险的担忧,稳增长的意味更浓,其所释放的稳定经济增长的信号作用更强。

    相对来说,外围经济环境对于降息时点与空间存在较大影响。进入2月以来,美元指数的上行动力明显减弱,其背后也体现了市场对于美国经济基本面一定程度高估、对欧洲经济复苏一定程度的低估,与此同时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程度也有所减弱,这种背景也给我国降息提供了较好的条件。虽说降息不利于人民币币值,但在人民币贬值动力减弱,经济短期存在稳定迹象的背景下降息,或将一定程度减弱降息所带来的人民币贬值压力。不过仍需跟踪观察,若人民币贬值压力再度加大,资金外流加剧,后续央行采取降准做对冲的可能性更大。

    降息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我们认为对债券市场的利好可能更直接,一方面直接带来利率中枢的下行,另一方面考虑到存款吸引力下降,可能会带来银行理财规模的快速增长,直接增加对债券的配置资金。而对于股市的影响,虽然已经有所预期,但考虑到其与降准的区别,预计仍会有一定积极影响,建议可关注地产、电力等财务杠杆较高的行业以及一些资源品的投资机会。

    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降息结合利率市场化改革,扩大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空间,体现央行数量和结构调控并举。存款利率浮动空间扩大促使银行间利率差距拉大,提高了银行间价格竞争。未来有利于实现利率市场化的举措可能会相继出台,包括存款保险制度等相关配套改革。对进一步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和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意义重大。

相关报告:
热点推荐:
更多最新研究报告
更多财经新闻
  • 如果不能阅读报告,请点击下载阅读器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联系投稿 | 联系删稿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