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正点财经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财经新闻 主力数据 财经视频 研究报告 证券软件 内参传闻 股市学院 指标公式
你的位置: > 正点财经 > 研究报告 > 正文

宏观与大类资产配置系列评论:由包商银行事件说起,为何个体风险事件会蔓延至全市场

类型:宏观经济  机构: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杨业伟  日期:2019-06-21
http://www.zdcj.net      点击收藏此报告
    

包商银行事件之后,同业市场、中小银行、非银金融机构流动性都受到冲击,回购和债券市场先后受到波及。虽然监管层多次表态和出政策稳定市场预期,但到目前为止,市场信用状况难言完全恢复。为何个体事件能够带来市场如此大的变化,而且已经延续近一个月。 从国外经验看,虽然美国等发达国家每年也有银行倒闭或被救助,但正常年份未对市场形成明显冲击,区别在于金融市场建设。金融天生伴有风险,而这种风险又由杠杆而得到放大。能够有效控制个体金融风险的方法是隔离,而隔离风险最有效的是风险对冲工具。发达国家拥有高度发达的风险对冲工具,在个体发生风险时能够有效控制投资者损失。

    而我国风险对冲工具缺乏,一方面,导致金融机构无法对冲风险;另一方面,也导致金融机构在风险发生时无法进行定价。虽然打破刚性兑付是金融供给侧改革应有之义,但在缺乏风险对冲工具的环境下打破刚性兑付,类似于让金融机构“裸泳”。在无法对冲风险,也不能对风险定价的情况下,金融机构更多的以“一刀切”的方式,根据机构类型或产品类型粗略的划分风险状况,最后导致流动性分层和信用的收缩,形成目前的局面。风险对冲工具发展需要时间,短期内未我们预计央行将继续用加大资金投放规模和扩大投放面的方式,改善信用状况。

    风险提示:信用超预期收缩。

赞助商链接
   
  • 如果不能阅读报告,请点击下载阅读器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联系投稿 | 联系删稿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正点网财经声明︰所载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原创性等,若有侵权,请第一时间告知删除。内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