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嘉宾 招商银行(600036)广州分行零售银行部副总经理谭业峥
诺亚(北京)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助理,国家二级理财规划师张延忻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令华
股市以“7·29大蹦极”告别了波澜不惊的上涨局面,跌宕起伏的振荡开始考验投资者的信心和判断。近期发售的股票类理财品为了打消投资者的顾虑,均凸显出灵活的特点。这期投资圆桌,我们邀请专家来谈谈如何“灵活”投资,在市场处在风险累积但高不至塌的环境下,投资者该如何调整自己的资产配置,实现进可攻退可守?
案例 杜女士和先生今年都是31岁,两人在一家电力企业任职。年收入约30万。两人育有一个2岁半的女儿。去年杜女士一家购入一套商品房,总价51万,首付15.3万元,月供2100元。目前家庭每年总开支约8万元,暂无供养父母的压力。如今两人计划生第二个孩子。杜女士一家对风险承受能力属中等偏低,可承受10%-20%的亏损。杜女士对今年股市连番上涨开始产生了担心,她希望专家为她提供一个灵活配置的资产组合建议,如果市场进一步上涨,资产可以保持平均的收益水平,当市场出现大幅度调整时,组合具备一定的抗跌性。
择时配置,持有灵活操作基金
南都:杜女士关于“灵活”配置的要求是否现实?有哪些做法是可以帮助资产保持进可攻退可守的状态?
张延忻:我们认为,如果投资者立足于较长的时间进行资产配置,对于市场短期的波动无需太在意。因此,灵活配置的概念往往只是针对高风险资产中的一部分。而如果投资者并不擅长择时,那么只能将这工作交给专业投资管理人。可以在股票和债券之间进行配置调整的混合型基金就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此外,投资者还可以通过基金转换的形式保持灵活。不过这需要提醒投资者保持清醒的认识,散户对于市场趋势的判断往往是掐头掐尾的,也就是不要抱着抄底逃顶的心态。牺牲一部分盈利空间换取比较确定的趋势判断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更重要。
曾令华:灵活配置实现方式有两种,一是自己做择时,根据大势做资产的配置;二是持有操作灵活的基金。
对于第一种,绝大部分投资者是难以做到的,特别是投资基金的投资者,更难以操作,这主要是基金的申购赎回的交易成本较大;对于第二种情况,并非所有投资管理人都具备择时的功力。从公募基金公司近几年整体仓位的变化来看,一部分基金公司仓位变动幅度较大,这类基金公司力图通过择时来获得超额收益,这部分基金公司业绩差别较大,从2006年至2008年基金公司平均股票型业绩排名可以看到,兴业全球、国海富兰克林等基金公司择时能力较强,对业绩做出正面贡献,而像天治、新世纪,历史上择时对基金业绩作用可能不大,甚至有负效用。私募基金运作的约束较少,更容易灵活地调整仓位。
谭业峥:我们并不建议客户经常调整资产配置比例,通常一年一次即可。资产配置是基于三五年较长期的策略,目前经济仍处于复苏的周期,在周期内没有必要做过大的调整。而像杜女士这样30岁左右追求稳健投资的家庭可以参考“1234”的资产配置比例,固定收益、债券类、混合配置和股票资产的比例为1:2:3:4。
如果出于对投资的兴趣,投资者可以划出小部分资产进行择时投资,但这部分的比例要以涨跌亏损不影响家庭生活质量为前提。
股票配置:控制在50%以内 南都:央行对货币政策的微调引起了股市强烈反应,7月29日大盘5%的下跌体现了投资者信心的脆弱。你们认为在3个月或6个月内的投资策略的关键词是什么?近期股市振荡的幅度加大,投资者是否有必要对自己的资产组合进行相应调整?
张延忻:国家最近发出对宽松货币政策将进行“微调”的信号,我们认为股市已经告别了单边上涨的阶段,接下来持续振荡调整的可能性比较大。不过从三五年以上长期阶段来看,我们认为向上的趋势不会改变。因此,短期来看投资者有必要采取偏稳健的策略。
如果投资者风险偏好能力属中等偏稳健,同时又比较在意市场波动带来的心理压力,那建议目前股票类资产的仓位降至30%,而整体来说,我们建议当前股票资产的配置控制在50%以内。
曾令华:国内经济的复苏在二季度得到进一步确认和强化。我们认为目前市场的上涨和活跃有国内经济好转所框定的较稳固的趋势。随着股市整体估值的攀升,以及央行对货币政策的微调,短期市场振荡或许会加大,但在基本面不出现较大变化的前提下,市场已进入了常态。市场整体仍将保持活跃,市场仍会涌现各类机会,投资者仍可积极投资。
PE投资:建议保守配置 南都:目前的资产组合跟杜女士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是否匹配?
谭业峥: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看,杜女士的财务规划目前存在四个问题。首先是缺乏保险类保障,我们常说人生要经历四个“然”:自然会老,必然会死,偶然会病,或然会残。因此,我们都应购买保险进行必要保障。杜女士应该为自己和丈夫增加保障型保险的配置比例,保障的金额约为3年收入的总额。其次,杜女士的银行存款过多,根据6个月生活支出的参考标准,建议杜女士将存款额降低至4万元左右。第三是一年期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的配置比例也过高,目前一年期以内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一年收益率在3%以内。
而长期来看这类产品的收益是无法跑赢通胀的,因此对于30岁出头的家庭,我们建议一年期以内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配置比例在10%左右即可,同时要注意不同期限产品的搭配,例如3个月期、半年期等期限都可配。最后,杜女士在股票类资产的配置上结构不甚合理。私募基金占据50%的比例,风险太集中,这类产品不太适合杜女士。由于阳光私募通常的投资门槛为100万元,因此金融资产在500万甚至1000万以上的投资者才应考虑是否配置私募基金的问题,而这类投资者的配置比例也应仅占可投资资产的10%左右。
需要指出的是,保险和基金定额定投是适用于大部分家庭的两大法宝,因此除了每年保障类保险的支出,杜女士不妨将每年的结余资金以基金定额定投作为主要的投资方向。
张延忻:杜女士和先生都比较年轻,因此高风险类资产配置的比例可以保持在较高水平,通常情况建议比例为50%上下。因此从大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上基本合适。不过,在股票类资产的结构上,存在两点问题。
首先,杜女士投入私募基金的比例过大。由于私募基金的数量众多,而且投资风格和投资水平千差万别,因此我们建议私募基金的投资比例占金融资产的比例在30%以下,通常20%较合适。而杜女士总共200万左右的金融资产中有一半投向私募基金,所面临的综合风险(例如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投资管理人道德风险和投资水平的风险等)较高。一般而言,私募基金的最低门槛为100万元,因此我们并不建议杜女士持有私募基金。
其次,杜女士投资的5只公募开放式基金中,有4只为混合型基金,1只为股票型基金。我们建议减少投资混合型基金的数量至1-2只。
南都:对于杜女士的投资还有哪些建议?
张延忻:我们建议在杜女士70%的股票类资产的配置中,主动投资的股票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应各占金融类资产的20%-25%的比例,且数量都不宜超过2只。这50%的投资是立足长期,也就是5至10年内的概念。而剩余20%的资产可以投资混合型基金,以满足中短期内灵活配置的目的。
此外,我们建议杜女士在1年期固定收益类产品到期后,关注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因为该类产品的收益相对较高,为6%-8%左右,杜女士可以将50万左右的资金投资这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