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远期交易
债券远期与其他金融衍生产品一样,具有价格发现、规避风险与资产配置等功能,能够有效提高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促进债券市场的发展。开展债券远期交易,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运作具有重要意义。债券远期交易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一日期,以约定价格和数量买卖标的债券的行为。远期交易标的债券券种应为已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现券交易的中央政府债券、中央银行债券、金融债券等。市场参与者进行远期交易,应签订远期交易主协议。
债券远期交易和期货交易相比,相同点在于都是约定未来某一特定时间买卖某种债券,但主要区别在于,首先,债券的期货合约是一份标准化合同,大多数情况下是进行对冲平仓了结;而债券远期合同则不是标准化合同,而且要进行实际券种交割。也正因为如此,可以将远期交易看作是期货交易的雏形。
2005年5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远期交易管理规定》,将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推出债券远期交易。该规定自今年6月15日开始实施。市场各方期盼已久的远期交易终于步入市场。债券远期交易的推出,可以有效规避风险,利于完善市场价格发现,提高市场流动性,促进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分别推出《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远期交易结算业务规则》(征求意见稿)和《债券交易结算保证金集中保管操作细则》(征求意见稿),以规范债券远期交易的结算业务行为。规则要求结算成员在办理远期交易结算业务前签署《主协议》,并送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备案。
中国人民银行就全国银行间市场债券远期交易下发专项通知,要求同业中心和中央结算公司要加强债券远期交易市场的一线监控工作,建立、健全市场风险监测和预警指标体系,及时揭示并有效防范市场风险。
当日银行间债券市场共发生交割1453笔,债券交割总额4811.13亿元,较上日增加139.34亿元,增幅2.98%。其中,质押式回购首期交割451笔,交割面额2503.64亿元,较上日减少25.93亿元,减幅1.03%;现券交割953笔,交割面额1991.15亿元,较上日减少1.47亿元,减幅0.07%。有262只债券发生了结算,较上日增加22只。各品种交割额分别为:国债58.74亿元/17只,政策性银行债715.34亿元/58只,央行票据753.79亿元/46只,商业银行债23亿元/6只,企业债71.6亿元/31只,短期融资券125.27亿元/57只,中期票据243.41亿元/47只。买断式回购首期交割31笔,交割面额145.84亿元;债券远期交易18笔,交易面额170.5亿元;债券借贷没有业务发生。
债券远期的投机性交易不会太多,系统性风险也不会太大。尽管如此,在债券远期交易中,机构投资者仍将面对诸种风险。
作为2005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一项重要的交易制度创新,债券远期交易给市场带来的激情实在太少,每月几笔仅仅数亿元的成交量,不仅约束了债市投资者的想象力,还预示着债券远期交易创新的可能失败。债券远期交易的冷清表明该品种远远没有实现其设计的避险功能及做空机制,但随着未来远期交易制度的完善和市场预期的显著分化,债券远期交易工具将成为机构投资者们投资管理的交易载体,其避险功能及做空机制将被市场所重视。
所谓债券远期交易,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以约定价格和数量买卖标的债券的行为。债券远期交易正式上线是在2005年6月,但是市场一直表现冷清,在去年2月利率互换启动后甚至还被后者分去不少风头。
在这些远期交易的债券类型中短期融资券占据了大半壁江山,其次为央行票据,鲜有国债、金融债和企业债。有市场人士指出,短期融资券之所以能够如此抢眼,可能与一级市场发行境况不佳有关,部分短融券承销商为了能够保证现券平稳发行,希望与投资者签订远期交易,从而保证为短融券顺利找到接手方。
债券的价格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如果投资者认为某种债券的价格(即票面收益)相对其所面临的风险来看不具有吸引力,那么该债券的发行利率必须达到投资者可以接受的水平。债券能否发得出去,到期能否及时兑付,关键在于债券发行人的信用状况,投资者判断某种企业债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其信用级别的高低是其最重要的参考依据。其理论基础是债券的收益应足以能补偿它的边际成本,而这个边际成本要在经过风险调整的基础上度量出来。而信用评级则是评价与度量发行人及其债务信用状况的专门方法,是专业的信用评级机构在对发行债券的主体整体信用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判断发行人届时偿付债务本息的能力,进而对其违约可能性进行的综合评价,并以简单、直观的符号标示为不同的信用级别。信用评级是衡量风险溢价的有效工具、控制信用风险的重要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