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686东北证券资产重组最新消息
≈≈东北证券000686≈≈(更新:21.08.31)
★2021年中期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清晰明确的经营理念与战略定位
公司紧紧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经营理念,充分挖掘自身比较优势,确定了
“以中小企业投行及财富管理为特色的全能型券商”的战略定位,聚焦特色化、精品
化、生态化的业务体系建设,加速布局金融科技领域,为公司可持续发展赋能,并在
经营过程中形成了“融合、创新、专注、至简”的企业文化,为公司落实战略规划提
供了思想引领。
(二)科学完善的治理结构与制度体系
公司不断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
了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管理层之间权责清晰、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科
学有效的运作机制,同时构建了系统全面的现代企业制度体系,保障公司治理、管理
与经营行为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公司规范健康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稳定充足的资金支持与人才储备
公司作为较早上市的证券公司,始终坚持稳中求进、诚信经营,以良好的企业
声誉获得了股东和债权人的充分信赖与广泛支持,具有相对充足的资金补充渠道,通
过不断优化资本结构与资金运营能力,有效满足各项业务开展的资金需求;公司十分
重视人才吸引和储备,建立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市场化的选拔任用与薪酬
激励机制,汇聚了一批素质高、经验丰富、稳定性强的专业精英与管理团队,为公司
转型创新发展提供了较好保障。
(四)高效多元的决策机制与管理体系
公司日常经营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形成了灵活的决策管理机制和高效
的资源调配机制,支持公司充分识别市场变化,快速把握市场机遇;同时,公司秉承
“健全、合理、制衡、独立”的经营原则,持续构建和完善合规风控管理体系、资本
管理体系、营运管理体系、信息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等多元共建的后台管理
支持和管控体系,具有较强的风险管理和抵御能力,为公司平稳高效运转提供了有力
支撑。
(五)成熟完整的业务架构与网点布局
公司作为拥有全牌照的综合证券服务商,业务体系日益完整,综合金融服务功
能不断加强,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同时,公司已搭建完成“长
春+管理决策、经纪业务、信用交易业务”、“北京+投行业务、固定收益类投资、公
募基金管理业务、私募基金管理业务、做市业务、量化交易业务”、“上海+证券资
产管理、权益类投资、另类投资、期货业务、研究咨询”的三地三中心业务运营架构
,并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8个大中城市设立了142家分支机构,构建了
覆盖中国主要经济发达地区的营销网络体系,积累了丰富的营销渠道和充足的客户资
源,为公司业务联动协同建设提供了较强平台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始终坚持以合规经营和有效的风险控制为根本,及时调整、优
化风险管理策略,各项业务平稳运行,确保公司在总体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的范
围内开展经营。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一)公司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
1.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股票价格、利率、汇率和商品价格)或者其它市场
因子的变化而使公司表内、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表外业务是指不在资产负债表
上反映的、能形成公司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业务。公司承担市场风险的业务主要是
投资业务;同时,公司将资产管理业务也纳入市场风险管理体系。
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因融资方、交易对手或发行人等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款而构成
违约,致使公司遭受损失的风险。公司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主要包括融资类业务(股
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融资融券等)、场外衍生品业务(场外互
换、场外期权、远期、信用衍生品等)、债券投资交易、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投资、有
业绩承诺或担保承诺等签订协议(承诺)的股权投资等。
3.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公司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偿付到期债务、履
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资金需求的风险。
4.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由公司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公司股东、员工、客
户、第三方合作机构、监管机构、媒体及公众等对公司负面评价的风险。
5.合规风险
合规风险是指因公司或其工作人员的经营管理或执业行为违反法律法规和准则
而使公司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采取监管措施、给予纪律处分、出现财产损失或商业
信誉损失的风险。
6.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信息技术系统以及外部事
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以下四类风险:
人员风险:指由于员工胜任能力不足、越权操作或内部欺诈等不道德行为所导
致的风险;
流程风险:指由于业务流程不完善、执行不严格或缺少业务流程的风险;
技术风险:指由于信息技术系统不完善而导致的系统故障、失败以及信息安全
的风险,如系统崩溃、程序错误、通讯失败、病毒感染、黑客恶意攻击、公司信息资
产被非授权泄露等;
外部风险:指由于第三方原因或除上述三种风险外的原因引起的风险,如外部
欺诈、意外灾害等。
7.洗钱风险
洗钱风险是指公司在开展业务和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被违法犯罪活动利用,从
事洗钱活动,进而对公司的声誉、运营、财务等方面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并可能导
致监管处罚、客户流失、业务损失和财务损失等的风险。
(二)公司已经或拟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1.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公司继续围绕“全面风险管理四大支柱”,即风险管理治理架构、风险管理方
法和实践、风险管理基础保障和风险管理文化,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加
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优化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育
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强化风险识别、评估、计量、应对、监测和报告机制,确保风
险可测、可控、可承受,为公司业务的稳健、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加强市场风险管理
公司采取稳健、审慎的策略,在准确识别和计量的基础上审慎评估公司承担的
市场风险;同时加强市场预判,及时调整策略。公司规范投资决策流程,采用多元化
的资产配置策略,分散投资风险;完善自营业务限额管理,不断优化风险限额体系,
以控制盈亏波动水平和市场风险暴露程度;采用VaR等对持有金融资产的市场风险进
行量化,运用压力测试作为必要的补充量化工具;通过风险对冲工具和资本中介业务
,降低公司由于市场风险造成的经营波动。
3.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公司以内部信用评级为基础,通过尽职调查、授信管理、同一客户管理等方式
进行信用风险的识别与评估;采用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敞口和压力测试
等计量信用风险;采用准入管理、分级授权审批、限额管理、抵押品缓释、信用风险
的监测预警等手段控制信用风险。为控制债券投资业务的信用风险,公司明确了可投
资债券的内部评级要求并建立了信用债内部评级制度;公司通过建立债券交易对手库
,对交易对手实行分类管理。为控制信用交易业务的信用风险,公司通过制定各项严
格的制度和措施,从征信、授信、盯市、违约处置等多个环节对该业务涉及的信用风
险进行控制,其中包括建立严格的客户准入制度和征信、授信标准;建立严格的担保
物范围及折算率、保证金比例、履约担保比例的标准;建立信用交易逐日盯市制度,
及时预警、准确报告,达到平仓线时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强制平仓等。
4.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
公司一方面对融资来源、优质流动性资产、流动性风险限额及市场流动性进行
实时监控;另一方面对各项负债进行统筹管理,通过股权融资、发行次级债、收益凭
证、短期融资券、开展收益权转让等方式筹集资金,并对各业务部门的资金需求及到
期债务进行预期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司防范流动性风险的能力。公司优质流动性
资产能覆盖未来一段时间的资金需求,各项流动性指标均处于安全状态。
5.加强声誉风险管理
公司的声誉风险管理已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了相关制度和管理机制,
明确了声誉风险管理的目标、原则、组织架构,以及声誉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
监测、报告与处置程序,以防范和识别声誉风险,主动、有效地应对和处置声誉事件
,最大限度避免和降低声誉事件可能对公司造成的不利影响,维护和提升公司的声誉
和形象。公司在声誉风险管理上,坚持统一领导,统一组织,集中管理;在处理声誉
事件时周密考虑,既要管控不利失实信息,又要通过公开信息披露等渠道发布准确消
息,挽回不利局面,防止风险进一步扩大;在管理声誉风险和处置声誉事件时,从全
局利益出发,将声誉风险和声誉事件导致包括公司股东、员工、客户、第三方合作机
构、监管机构、媒体和社会公众等相关方对公司负面评价的风险降至最低。
6.强化合规风险管理
公司合规管理工作以推动公司各条线落实分类评价战略为总体目标,践行积极
合规理念,多措并举、各方联动,有效防范合规风险,主要包括:一是加快建立全方
位多层次的监管政策跟踪体系,梳理监管关注重点及案例风险点,有针对性的整改完
善;二是通过细化工作标准及要求、落实合规考核及问责,并综合运用宣导、提示、
检查等工具推动各单位归位尽责;三是持续加强对投资银行业务勤勉尽责风险、洗钱
风险、员工执业行为管理等重点业务的合规管控;四是优化合规管理协作机制,加强
业务条线、内控部门间联动,形成监督合力,有效防范合规风险;五是深入促进合规
文化的建设及推广,开展多角度全方位的宣导与培训,有效传导监管要求,提升全员
合规意识;六是全面提升合规化科技水平,持续推动合规监测系统升级及整合;七是
补充专业人才、调整地域分布、加强培训及考核、优化管理模式,提升合规队伍履职
能力。
7.加强操作风险管理
一是公司在组织架构、岗位设置、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通过适当的职
责分工、授权和分级审批等机制,形成合理制约和有效监督;二是操作风险管理的三
大工具:通过“自我识别与评估”理论,对公司全业务流程进行了梳理,制定了《风
险管理手册》,并自研开发落地系统予以记载和维护;通过“损失数据库”理论,搭
建了公司内外部风险损失数据库,实现了公司内外部损失事件的汇集;通过“操作风
险关键指标”理论,设定了公司级操作风险指标,将风险管控环节前置,实现对重大
风险事件的提前预警;三是完善用人机制,通过组织内外部竞聘、技能培训等方式提
高员工岗位胜任能力;通过员工行为管理、合规培训、签订各类承诺书的方式,有效
加强对人员道德风险的管控;四是积极推进IT治理,根据IT治理工作方案、规划及相
关制度,合理安排公司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及运行维护等工作;五是建立危机处理
机制和流程,针对各项业务、信息系统、结算核算等关键业务环节,制定切实有效的
应急措施和预案并通过应急演练检验和提高危机处理机制的有效性。
8.加强洗钱风险管理
公司建立了以《洗钱风险管理制度》为基本制度的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构建了公司洗钱风险管理体系,明确了洗钱风险评估、报告、应急处置、保密与信息
共享机制,采取了客户身份识别、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大额交易和可疑交
易报告、黑名单管理等洗钱风险管理措施,建立并持续推进反洗钱信息系统优化升级
和数据治理,强化了内部检查、审计、考核、奖惩为一体的洗钱风险监督管理机制,
持续开展各类宣传培训,建立了“防范洗钱人人有责”的洗钱风险管理文化。
公司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分析、识别、评估洗钱风险。公司通过
反洗钱系统监测客户的洗钱风险,根据客户风险等级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公司各业
务条线参考相关风险评估标准,结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对各业务洗钱风险进行了科学合
理的评估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公司建立了机构洗钱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模型,
在充分评估固有风险与控制有效性的基础上,分析判断所面临的剩余洗钱风险。
★2020年年度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概述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为对冲经济下行风险,全球开启强刺激
模式,资金大量流入股市;国家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
展,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各项措施有序落地,金融业对外开放进程加速,证券市场
监管基础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在此背景下,我国证券市场呈现震荡上涨行情,证券
交易量和活跃度持续增加;债券市场先涨后跌,整体收益率呈现先下后上的走势;证
券行业迎来较好发展机遇。头部券商在同质化业务领域竞争优势愈加明显,业绩更加
稳健,中小券商业绩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同时,在监管层引导下,头部券商加快充
实资本,中小券商探索差异化、精品化、特色化转型路径,证券行业战略分化与规模
分化进一步加剧。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健进取,把握
市场机遇,全力推动各项重点业务稳步转型,拓展业务空间,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严
守合规经营理念,优化运行机制,提高管理效能,实现全年经营业绩的大幅增长。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686.86亿元,同比增加0.69%;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66.69亿元,同比增加6.97%。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
6.10亿元,同比减少17.0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33亿元,同比增
加32.40%。
(一)大零售业务报告期内,公司财富管理转型稳步推进并初见成效,公
司客户结构明显改善,高净值客户数量增速较快,金融产品保有量大幅提高,代销金
融产品数量排名有所提升,产品结构显著优化,投顾直接收费金额大幅提升;股基成
交额、两融规模同比稳步提升,但市占率受市场规模扩大及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
有所下降;金融科技对经纪业务的支持力度不断强化;渤海期货分类评价保持了A类A
级,机构客户权益占比提升明显。
1.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
(1)基础经纪与财富管理业务
2020年,证券市场交投活跃,行业佣金率仍维持较低水平,经纪业务通道
业务盈利能力持续下降。
证券行业加速向财富管理转型,公募基金投资顾问试点推动资管机构和大
型互联网公司进入市场,财富管理业务竞争加剧。
报告期内,公司在基础经纪业务方面,积极把握市场机遇,优化营业网点
布局,发挥“区域财富管理中心、分公司、直属营业网点”的三级管理模式优势,打
造区域经营特色,提高公司基础经纪业务基础运营能力;围绕公司财富管理转型整体
思路,推动网点业务多元化建设,完善客户服务体系,打造财富直播服务,提升增值
服务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实现AB股基金交易量29,135.49亿元,同比增加44.15%,
全年实现较好创收。
2020年,公司加快推进经纪业务财富管理转型升级,整合公司优势资源,
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构建客户、员工、产品、科技、研究五位一体、相互促进的财富管
理框架体系;做好客户分级分类,抓准客户需求定位,制定特色财富管理服务方案;
提升投顾团队实力,做强“点石2号”、“点石3号”等投资咨询产品口碑,助力客户
实现更好投资收益;融合金融科技,建立线上投顾、投研平台,提升客户投资体验;
发挥公司研究资源优势,打造更为完善的咨询服务内容,满足高净值客户的增值服务
需要。
(2)机构客户业务
2020年,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A股市场表现强劲,为机构客户业务长期
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新冠肺炎疫情对机构客户自身经营造成不同程度冲击,报告
期内机构客户业务拓展受到较多阻力,对券商的专业支持能力与综合服务能力提出了
更高要求。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拓展机构业务,充分利用股票市场机遇开展种子基金
投资业务,通过种子基金业务投资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资产配置类基金等资产
管理机构,并为该类机构客户提供PB业务、产品代销等各项综合服务,为成长型私募
提供资金与系统支持,为大中型私募提供优质服务。此外,公司在服务上市公司股东
进行股票减持、为机构投资者提供研究咨询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果,并对企
业的服务下沉至中小微企业,服务企业改制、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等,践行普惠金融
的社会责任。
(3)股票期权经纪业务
2020年,沪深300ETF期权上市,交投日益活跃,国内股票期权经纪业务规
模持续扩大,处于较好发展期;机构客户占比持续提升,头部券商凭借其丰富的机构
客户资源占据交易领先地位,期货公司以其客户服务和价格优势进一步占据市场份额
。
报告期内,公司抓准自身定位,围绕机构客户和个人高净值客户特定财富
管理需求开发服务型和机会型股票期权经纪业务,着力提升基础及策略服务能力,培
育选拔优秀期权投资顾问团队,丰富投资者教育活动,加强中后台风险管控和技术系
统支持能力,有效提升公司期权业务推广、客户开发和服务支持综合能力。2020年,
公司股票期权经纪业务客户数量持续提升,累计净收入同比实现增长。
(4)期货业务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大宗商品市场相关的风险管理、投机
、套利等期货及衍生品交易需求快速增加,同时银行、保险公司、QFII等机构投资者
逐步获准参与期货市场,期货期权品种不断增加,期货行业整体客户权益创历史新高
,期货市场整体交易规模较好增长;另一方面,期货市场扩容对国内期货行业对外开
放与转型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业务线上化、多元化、差异化成为期货公司发展趋势
,相较于头部券商系期货公司的绝对优势,其他中小券商系期货公司仍面临传统业务
转型瓶颈、风险管理业务利润率不高、同质化竞争加剧等问题。
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渤海期货开展期货业务,渤海期货总部位于上海,全
国共有13家营业网点(含3家分公司)。报告期内,渤海期货以提升客户权益为工作
重点,加快推进财富管理转型。全年共组织81场投资策略报告会,积极推动公募基金
、私募基金等机构客户的开发;稳步推进基差贸易业务,重点挖掘黑色、能化、农产
品板块的交易机会;有效应对疫情的不利影响,通过“随E赢”手机APP、公司官网等
线上平台做好对客户的持续服务;同时,渤海期货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号召,完成
多单与服务“三农”相关的“保险+期货”项目,并新增多单为贫困县中小企业提供
风险管理服务相关的场外期权项目。2020年,渤海期货代理成交额2.21万亿元,同比
增长2.20%,代理成交量2,920.91万手,同比增长2.72%;在期货公司分类评价中获得
A类A级,并获得大连商品交易所2020年“十大期货投研团队”、《期货日报》“第十
四届全国期货(期权)实盘交易大赛优秀市场开拓奖”等奖项。
公司与渤海期货合作开展IB业务。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渤海期货为客户提
供四家期货交易所和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的经纪业务服务,为产业客户提供套保策
略、场外期权避险、仓单服务等多元服务支持。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具备IB业务资格
的证券营业部85家,存量客户6,297户,其中新增客户555户,客户成交金额超过2,00
0亿元。
(5)其他单项业务
港股通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港股通业务平稳运行,业务功能线上化
得到有效推进,客户数量增加12.70%,公司港股通总成交额实现169%的大幅增长。
区域股权市场业务方面,2020年区域性股权市场可转债业务受到更为严格
的监管限制,多地区中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出现延迟复工、业绩下滑等情况。在此背
景下,公司积极调整业务策略,在严控业务质量与业务风险的基础上,加强与各地区
域股权市场的业务合作,把握各地扶持政策,引导分支机构为暂不满足区域性股权市
场挂牌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规范改制服务,储备机构客户资源,助力公司财富管理转
型。2020年,公司累计新增推荐挂牌项目30单,完成小微企业规范改制项目5单。
柜台市场业务方面,公司依托报价系统开展柜台业务,全年发行146期收益
凭证,合计发行规模14.98亿元,在补充公司流动资金的同时,通过制定新客专享及
定制化发行方案,提升公司重点客户覆盖度,引进财富客户、高净值客户和企业客户
等增量客户,并有效维护存量客户。
(6)金融科技建设
2020年,证券市场迎来较好行情,客户理财需求不断增加,线上理财渠道
更加多元,各大券商均加大对业务智能化、数字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推动金融科技与
证券业务的创新融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非现场客户及各类线上业务需求大幅增
加,提升线上业务开发能力、投资工具多样性及客户服务体验也成为当前证券行业金
融科技建设重点。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金融科技建设,着力优化升级“融e通”APP各项
功能,高效解决客户痛点,提升客户体验,为公司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提供有效
的技术保障。基础建设方面,利用大数据构建客户分类分层服务体系,实现对特定用
户群体异动情况的及时多维分析;系统功能方面,上线Level-2行情,成为行业为数
不多的在PC与APP两类终端均实现十档行情的券商,且行情速度在竞品中处于领先地
位;上线公募基金7*24小时申购交易,实现新版账户分析模块优化升级,新增理财日
历、定投计算器、线上投顾直播等多项功能,建设了让客户通过自然语言交互方式即
可实时、精准查询金融行情的“智能语音平台”,为客户提供更便捷、智能、多元的
服务体验。
公司“融e通”APP全年客户平均月活跃度同比提高12.39%,截至报告期末
的交易客户数同比增长24.54%。2020年,公司在“证券时报券商中国”主办的2020优
秀证券公司APP评选活动中荣获“功能创新APP君鼎奖”、“理财服务APP君鼎奖”,
在新浪2020(第六届)券商APP风云榜评选中荣获“最受用户喜爱APP”等多个奖项。
2.金融产品销售业务
2020年,公募基金和私募量化产品规模同比大幅增长,金融产品销售业务
作为居民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服务重要一环,迎来较好发展机遇,金融产品线上推广
与销售等功能的更好实现成为证券行业财富管理转型的重要动力。
报告期内,公司金融产品销售业务以财富管理转型目标为导向,加大对子
公司金融产品销售力度,加强与优质产品管理机构合作,引入优质金融产品,完善金
融产品线体系;转变销售业务考核模式,对内加强客户服务理念培育,对外加强产品
销售配套服务支持,推动金融产品保有和销售规模同比快速增长,全年实现代销金融
产品金额69.38亿元,同比增长104.25%;创新销售业务合作模式,建立线上金融产品
销售运营体系,加强产品引进、产品销售及后续服务的全流程精细化管理,有效提升
客户对产品的认可度。
3.信用交易业务
(1)融资融券业务
2020年,监管机构严查场外配资行为,持续加强市场杠杆资金监管,创业
板实施注册制改革、QFII/RQFII允许参与融资融券业务等利好政策有效提升了机构投
资者的市场参与度,为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提供了良好市场环境,全市场融资
融券余额持续增长。截至报告期末,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16,190.08亿元,同比增
加58.84%。其中,融资余额14,820.24亿元,占比约91.54%;融券余额1,369.84亿元
,占比8.46%。
报告期内,公司按照年初制定的业务方向和策略,稳步推进融资融券业务
发展,充分挖掘客户融资融券业务需求,完善客户差异化服务,提升客户服务质量;
采取加强局部优势竞争策略,拓展高净值客户数量,夯实客户基础;持续优化两融业
务风险管控细节,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积极应对市场变革,筹备创业板注册制融资融
券业务,及时有效满足客户投资需求。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融资融券余额129.69亿元
,相比报告期初增加33.37%;总体维持担保比例为315.79%。
(2)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
2020年,监管机构要求持续稳妥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风
险,强调控制增量、化解存量,强化风险约束机制,市场总体业务规模延续下降趋势
。
报告期内,公司按照“控制增量、调整结构、分散风险”的工作思路,主
动控制业务规模,提高新项目准入标准,加强对存量项目贷后管理,主动排查存量项
目风险,持续优化存量项目结构。公司积极推进存量风险项目的化解工作,多措并举
,取得较大进展,并前瞻性考量风险项目预期信用损失,进行了充分计提减值,业务
风险得到稳步释放。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以自有资金作为融出方参与股票质押式回购
交易业务的待购回初始交易金额27.61亿元,相比报告期初下降28.80%,总体存量项
目的履约保障比例为149.35%。
(二)大投行业务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投行业务转型,专注精品化投
行战略,完善组织架构,新设多个区域市场部提供专属属地化服务,并加强与经纪业
务、研究咨询、私募股权投资等业务间的协作。股权业务聚焦特定行业和特定区域,
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债券业务深耕重点客户和优势区域,打造特色业务品牌和市场知
名度;股转业务充分发挥存量项目优势,转化为各业务的孵化器。
1.股权承销业务
2020年,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落地,再融资新规发布,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建设加速推进,直接推动IPO和再融资等股权融资业务的快速发展,为投资银行业务
打开更多服务成长型、创新型企业的机会空间;同时,新《证券法》的正式实施,对
券商投资银行业务的内控与合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0年,股权一级市场总规模同比大幅增长,沪深两市完成IPO首发项目39
6家,同比增长95.07%,募集资金总额4,699.63亿元,同比增长85.57%;再融资市场
迅速回暖,上市公司增发融资金额8,341.37亿元,同比增长21.11%,配股融资金额51
2.97亿元,同比增长283.17%,可转债融资金额2,475.25亿元,同比减少0.10%。
报告期内,公司承销保荐业务聚焦新三板精选层公开发行和上市公司再融
资领域,充分发挥公司新三板存量项目优势,做好项目的系统化督导服务和质量把控
工作;与企业客户建立战略合作,发挥公司在电子信息和软件服务业、汽车电子、化
工新材料等行业的经验优势,为客户提供特色化、精品化、差异化的融资服务;立足
重点区域,专注细分领域,深耕属地化市场,加强对重点区域创业板和再融资项目的
开发储备。同时,公司积极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保持与客户间的密切沟通,协调资
源解决客户需求,全力保障尽调工作质量和进度不受影响。2020年,公司完成保荐项
目4个,其中配股项目1个,非公开发行项目1个,可转债项目1个,精选层项目1个;
已过会待发行的项目5个,其中创业板IPO项目2个,再融资项目2个,精选层项目1个
。
2.债券承销业务
2020年,上半年为支持受疫情影响的各类企业复工复产,监管机构明确提
出建立债券发行“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支持企业发债融资;下半年债券市场
违约现象频发,监管部门进一步强化信用债存续期监管、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完善违
约后处置,积极防控和化解债市信用风险。2020年,债券市场共发行公司债3,618只
,融资金额33,697.45亿元,同比增长32.47%;发行企业债387只,融资金额3,926.39
亿元,同比增长8.33%。
报告期内,公司债券承销业务坚持以合规风险管控为前提,以主体评级AA+
及以上的高信用等级优质客户及城投客户为主要服务对象,布局并深耕优质区域业务
资源,探索建立区域化发展格局;并积极拓展ABS、纾困债、绿色债等创新业务品种
,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沟通机制与合作关系。2020年,公司完成债券主承销项目13
个,均为公司债,实际承销规模54.31亿元;完成债券分销项目191个,实际承销规模
254.00亿元。
3.财务顾问业务
2020年,国务院提出全面推行、分步实施证券发行注册制,支持优质企业
上市,完善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收购和分拆上市等制度,畅通主动退市、并购重组、
破产重整等上市公司多元化退出渠道。受疫情影响,全年并购重组交易数量略有下滑
,但在利好政策带动下,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业务总体仍较为活跃,交易金额大幅增长
。2020年,并购市场共发生并购交易10,660次,同比减少3.99%;发生交易金额8.50
万亿元,同比增长107.98%。
报告期内,公司以“困境企业救治”为特色业务,聚焦军工与新材料、高
端装备与环保等行业,跟踪已储备标的的并购需求,挖掘优质并购投资标的,开拓股
权融资业务及其他财务顾问业务。2020年,公司完成并购及财务顾问项目26个,其中
上市公司并购项目1个,其他财务顾问项目25个。报告期内,公司在《证券时报》202
0中国区投行君鼎奖评选工作中荣获“中国区并购重组财务顾问投行君鼎奖”。
4.股转业务
2020年,新三板深化改革系列政策相继落地,推出精选层、公开发行、转
板上市机制、降低投资者门槛等多项措施,基础制度与场内市场逐步接轨。2020年,
全国股转系统共有141家公司挂牌,同比下降42.91%;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挂牌企业8
,187家,同比下降8.56%;累计完成股票发行673次,募集资金243.95亿元,同比减少
10.88%。
报告期内,公司股转业务以成为公司大投行业务孵化器为打造方向,保持
公司股转业务优势,加强重点区域的市场开拓,储备优质挂牌及转督导项目,深度挖
掘企业全方位需求,提升对创新层企业的服务力度,大力发掘拓展精选层客户。受疫
情影响,公司承揽挂牌项目有所减少,项目进展放缓。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无新增挂
牌项目,累计挂牌家数354家,行业排名第8位;完成股票发行11次,行业排名第20位
,累计募集资金35,298.74万元,行业排名第23位;督导挂牌企业226家,行业排名第
8位。
(三)投资与销售交易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多元化投资取得明显进展,资
本中介业务稳步开展,并积极探索销售交易业务,总体收益实现较大突破。面对市场
大幅波动,公司权益类投资业务与固定收益类投资业务及时调整投资策略,有效把握
市场机遇,收益均创新高;量化交易投资不断研发与优化策略模型,创造稳健收益;
做市业务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积极布局优选项目,实现连续盈利;另类投资业务深
耕重点投资领域,项目储备与落地有序推进,盈利同比大幅增长;研究咨询业务稳步
提升公募佣金收入,开展形式丰富的线上交流活动,实现历史最好收益。
1.权益类投资业务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A股市场运行出现较大幅度震荡;下半年随着
国内宽松的宏观政策推动,国内经济逐步恢复,为国内外资本市场注入强大的动力支
撑,推动A股主要指数大幅上涨,交易额显著提升;沪深300ETF期权、沪深300股指期
权等新品种上市增加了市场投资机会,丰富了风险管理工具。同时,随着股市上涨带
来的估值水平上升,权益类投资难度加大,或为未来证券行业自营业务带来更大挑战
。
报告期内,公司始终秉持多元化的投资理念,着力构建优秀投资团队,以
权益类投资业务为核心,兼顾以衍生品投资为代表的稳定收益类业务,完善投资决策
和管理体系,打造自身较强的资金管理能力,坚守绝对收益并培育更多的业务增长点
。权益类证券自营投资方面,公司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加强市场研究,整体采取较稳
健的投资策略,有效规避国外风险,把握结构性投资机会,获得较好收益;权益类衍
生品投资方面,把握市场机会扩大投资规模,在风险可控范围内,灵活使用对冲工具
,开发实施多种投资策略,持续贡献稳定的超额收益;同时,收益互换业务规模稳步
扩大,并成功获得场外期权二级交易商资格,开拓新业务机会。
2.固定收益类投资业务
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冲击,全球主要经济体迅速释放流动性,国内债券
市场收益率全线大幅下行,出现快牛行情;二季度开始随着国内经济数据逐步好转,
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持续回笼流动性,债券市场主要品种利率上升,全年利率曲线总体
呈现先下后上的“V”型走势。同时,债券市场违约风险事件频发,证券行业固定收
益业务开展难度大幅提升,总体投资回报率呈下降态势。
多年来,公司专注并深耕各类固定收益类证券品种,探索自营投资业务和
资本中介业务“双轮驱动”模式,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投资研究体系、销售定价
服务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作为“银行间尝试做市商”持续为银行间市场提供优质、
高效、丰富的做市服务,在连续创造良好业绩的同时也积累了较好的客户服务口碑。
报告期内,公司紧跟市场波动,适时调整投资策略,有效把握交易性机会,合理应对
市场信用风险,持续完善运营管理、组织效能和业务模式,协调公司资源有效保障疫
情期间业务的稳定运行;资本中介业务盈利大幅提升,负债管理精准控制融资成本;
积极参与国家开发银行“战疫”专题债券和吉林省政府债券发行工作,获得国家开发
银行和吉林省财政厅通报感谢;获得2021-2023年记账式国债承销团员资格,并被中
国外汇交易中心评为2020年度“银行间债券市场活跃交易商”,被中央国债登记结算
有限公司评为“2020年优秀短融发行人”。
3.量化交易业务
2020年,权益市场、商品期货市场受疫情影响波动较大,多数品种呈现先
跌后涨;同时,为满足实体经济避险需求,期货市场推出一系列新期权期货品种,推
动期货市场投资者数量和资金总量持续提升。同时,随着金融科技对证券业务的赋能
作用不断加强,量化CTA、股票指数增强策略、股票量化对冲策略等主要的量化交易
策略逐渐得到市场认可,表现出较为突出的收益能力,证券市场量化交易业务迎来更
多发展机会。
报告期内,公司加大量化交易策略研发力度,着力量化CTA策略及量化选股
策略,在商品期货市场的波动行情中捕捉交易机会,实现较好收益;同时,持续加强
信息系统自主开发建设,更好提升交易效率。
4.做市业务
2020年,新三板精选层落地,基础制度与场内市场接轨,投资者门槛逐步
降低,新三板迎来制度红利期。同时,股转做市企业数量持续减少,截至报告期末,
做市企业数量由年初的692家下降至536家,三板成指从年初的928.78点上涨到1010.7
7点,涨幅8.83%。
报告期内,公司做市业务以提高业务竞争力、为市场提供更多流动性服务
为主要目标,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积极把握新三板改革机遇,加强精选层项目开发
力度,在精选层挂牌的41家企业中,有5家为公司已持仓项目;同时,公司积极开展
做市交易撮合,调整持仓项目结构,加强项目主动管理,做市交易量和做市企业家数
都保持在行业前列。
5.另类投资业务
2020年,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正式实施,IPO企业数量和融资规模同比
大幅增加,在进一步拓宽了股权投资业务退出渠道的同时,也对投资机构的价值判断
能力和上市企业的长期价值创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券商纷纷加大对另类子公司
的资源投入,凭借其在资本、投行业务、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寻求和探索另类投资业务
新方向,但整体仍处于培育期。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东证融达开展另类投资业务。报告期内,东证融达深
耕股权投资业务,有序推进“投、管、退”业务周期的各项工作计划,发挥自身资源
优势,聚焦高端制造、信息技术及大消费等行业领域,实现多单优质项目落地;精选
长期战略合作伙伴,与行业排名前列的股权投资机构开展合作,提高自身投资能力,
拓展股权项目资源;秉持稳健投资理念,持续强化合规与风险控制,审慎评估项目风
险,不断提升投后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全力推进投资项目的顺利退出,实现项目安
全退出与投资的良性循环,业务模式趋于成熟。
6.研究咨询业务
2020年,A股市场机构投资者规模和占比持续提升,投资者结构朝着多元化
、机构化方向发展,公募基金规模大幅上升直接带来券商分仓佣金的大幅增长,券商
研究咨询业务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同时,随着券商分仓佣金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
和买方机构类型的日渐多元化,中小券商纷纷加大对研究咨询业务的投入力度,寻求
除佣金派点以外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径,依赖公募基金分仓佣金的单一收入模式
正在发生改变。
报告期内,公司证券研究咨询业务立足基本面,聚焦核心资产,深耕行业
研究和产业研究,不断打造有市场影响力的深度研究产品,稳步提升公募佣金收入,
积极拓展非公募客户;围绕总量、科技、消费和医药领域,打造金字塔人才梯队,实
现了公募基金、保险资管、证券公司资管、自营和私募机构等机构客户的研究服务全
覆盖;疫情期间,探索线上路演、线上策略会等新的研究服务方式,保证研究成果的
及时输出,持续打造具备自身特色的卖方研究服务平台,并进一步建设成为公司业务
的智力支持平台。2020年,公司完成各类研究报告2,542篇,分析师、专家线上路演
共12,281次,电话会议930余场,举办大型线上上市公司交流会和策略会8次,发布深
度研究报告290篇。
(四)资产管理业务报告期内,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主动管理能力与投研实
力明显提升,主动管理规模及占比大幅提升,产品线逐步丰富,产品收益率较好;公
募基金业务规模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非货币基金规模增速显著;私募基金管理业
务积极开拓上市公司资源和融资渠道,深耕细分领域投资,持续提高投后管理水平,
存量项目资金逐步回流。
1.资产管理业务
2020年,监管层扎实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给资管行业带来深
远影响。随着不符合新规资管产品的整改和退出,券商资管行业总规模有所减少,同
时头部机构主动管理规模稳步增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呈现出头部化聚集、公
募化聚集、金融科技化聚集的发展态势。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东证融汇经营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报告期内,东证融
汇充实人才队伍,完善投研体系,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旗下产品取得良好投资业绩;
以客户资产配置需求为导向,强化产品研发能力,持续丰富产品线,满足不同类型的
客户需求;开拓外部销售渠道,加强内部协同,加大产品发行力度,主动管理规模稳
步提升;深化和公司的业务协同,发挥专业优势为核心客户提供定制服务,助力公司
财富管理转型。截至报告期末,东证融汇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为367.16亿元,其
中,集合资产管理业务规模123.71亿元,单一资产管理业务规模229.60亿元,专项资
产管理业务规模13.85亿元。东证融汇在深圳市私募基金协会、私募排排网联合举办
的“第十四届中国(深圳)私募基金高峰论坛”获得“2019年度最值得信赖金融机构
资管奖(复合策略)”,旗下产品“东北证券固定收益融通宝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在《中国证券报》组织的“金牛理财产品”评选中荣获“五年期金牛券商集合资产
管理计划”奖项。
2.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2020年,在良好市场环境下,公募基金行业各类型基金表现优异,基金规
模屡创新高,平均收益全线飘红,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随着居民资产配置需求的持
续增加,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力量快速崛起。截至报告期末,公募基金整
体规模增至19.89万亿元,较2019年末增加34.70%,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东方基金、参股公司银华基金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
报告期内,东方基金坚持以合规经营、安全运行为前提,以规模为导向,
进一步完善在权益产品类、固定收益产品类、量化投资类、专户投资产品类等领域的
投资配置及管理策略,着力增加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有效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和产品
投资业绩。2020年,东方基金新增产品7只,募集规模66.29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存
续管理公募基金产品49只,存续规模503.59亿元,较2019年末增加127.72%。
报告期内,银华基金不断加强投研团队建设,完善投研决策体系,打造优
秀业绩的权益产品,坚持以长期持续的经营业绩回馈客户,稳步提升产品规模;进一
步强化社保优势,做大社保规模;加强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营销,提升年金管理业绩
。2020年,银华基金新增产品24只,募集规模742.05亿元,新增基金募集总规模行业
排名第12位;截至报告期末,存续管理公募基金产品133只,存续规模4,863.07亿元
,较2019年末增加62.61%。报告期内,银华基金在《中国证券报》主办的“金牛奖”
评选中,第7次荣获“金牛基金管理公司”奖,充分展现了银华基金在权益、固收长
期投研等方面的领先实力。
3.私募基金管理业务
2020年,受宏观环境和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募资相对
困难,但下半年募集活动逐步恢复;从结构上来看,募资加速向头部私募股权基金管
理人聚集,集中度高于国际成熟市场。投资市场有所降温,但热门行业和热门区域仍
延续快速发展趋势。政策红利释放,中小、高新、初创科技型企业标的增幅明显,科
技、消费、大健康产业投资广受关注,增长较快。退出市场方面,随着资本市场全面
深化改革不断推进,股权投资的退出渠道进一步拓宽,带动了私募股权投资退出环境
的整体改善。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东证融通开展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业务。报告期内,东
证融通深耕并购基金资本中介业务,提升基金管理规模与客户服务能力,致力打造专
业化、差异化的精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全力推进合作项目的顺利落地,全年实现4
个项目IPO上市和1个项目IPO过会的较好成绩;同时,做好存量产品的投后管理,有
效实现自有资金投资存量项目的资金回流。截至报告期末,东证融通存续管理基金7
只,实缴规模28.02亿元,对外投资余额26.60亿元。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清晰明确的经营理念与战略定位
公司紧紧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经营理念,充分挖掘自身比较优势,确
定了“以中小企业投行及财富管理为特色的全能型券商”的战略定位,聚焦特色化、
精品化、生态化的业务体系建设,加速布局金融科技领域,为公司可持续发展赋能,
并在经营过程中形成了“融合、创新、专注、至简”的企业文化,为公司落实战略规
划提供了思想引领。
(二)科学完善的治理结构与制度体系
公司不断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
形成了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管理层之间权责清晰、相互分离、相互制衡
的科学有效的运作机制,同时构建了系统全面的现代企业制度体系,保障公司一切治
理、管理与经营行为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公司规范健康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稳定充足的资金支持与人才储备
公司作为较早上市的证券公司,始终坚持稳中求进、诚信经营,以良好的
企业声誉获得了股东和债权人的充分信赖与广泛支持,具有相对充足的资金补充渠道
,通过不断优化资本结构与资金运营能力,有效满足各项业务开展的资金需求;公司
十分重视人才吸引和储备,建立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市场化的选拔任用与
薪酬激励机制,汇聚了一批素质高、经验丰富、稳定性强的专业精英与管理团队,为
公司转型创新发展提供了较好保障。
(四)高效多元的决策机制与管理体系
公司日常经营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形成了灵活的决策管理机制和
高效的资源调配机制,支持公司充分识别市场变化,快速把握市场机遇;同时,公司
秉承“健全、合理、制衡、独立”的经营原则,持续构建和完善合规风控管理体系、
资本管理体系、营运管理体系、信息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等多元共建的后台
管理支持和管控体系,具有较强的风险管理和抵御能力,为公司平稳高效运转提供了
有力支撑。
(五)成熟完整的业务架构与网点布局
公司作为拥有全牌照的综合证券服务商,业务体系日益完整,综合金融服
务功能不断加强,尤其在信用交易业务、衍生品业务、自营业务、研究咨询业务等业
务领域打造自身特色优势,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同时,公司已
搭建完成“长春+管理决策、经纪业务、信用交易业务”、“北京+投行业务、固定收
益类投资、公募基金管理业务、私募基金管理业务、做市业务、量化交易业务”、“
上海+证券资产管理、权益类投资、另类投资、期货业务、研究咨询、技术灾备”的
三地三中心业务运营架构,并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8个大中城市设立了
141家分支机构,构建了覆盖中国主要经济发达地区的营销网络体系,积累了丰富的
营销渠道和充足的客户资源,为公司业务联动协同建设提供了较强平台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始终坚持以合规经营和有效的风险控制为根本,及时调整
、优化风险管理策略,各项业务平稳运行,确保公司在总体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
的范围内开展经营。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证券行业发展趋势和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中国经济动力加速转换、结构转型是贯穿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科技
、内需、绿色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也是未来资本市场服务的核心对象。注册
制将适时向全市场推行,制度变革推动资本市场大幅扩容,为行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但同时挑战也在加大,对券商专业能力要求提升。金融双向开放提速,外资的边际
影响不断加大,市场竞争加剧。
证券行业分化进一步加剧,中小券商面临战略抉择,战略定位进一步差异
化,更加强调特色化发展。金融科技进入精耕细作时代,从局部应用转向全面数字化
,全面融入证券公司经营管理。通道业务价值加速衰减,新兴业务蓬勃发展,业务转
型迫在眉睫。具体来看,财富管理市场加速发展,但基础经纪业务盈利能力继续下滑
,业务转型压力加大;注册制带来投行业务大发展,市场集中度快速提升,但也为中
小券商带来了特色化发展机会;资管业务主动管理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零售渠道向
大型机构集中,对资管产品的特色化和主动管理能力要求提升;机构投资者快速增长
,研究业务面临较好前景。
公司将继续贯彻落实战略规划,围绕“致力于客户成长,成为有规模、有
特色、有核心竞争力的一流现代金融服务商”的企业愿景,做“以中小企业投行及财
富管理为特色的全能型券商”,进一步加强客户聚焦和业务聚焦,打造公司特色。公
司将加快业务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大零售业务板块将加强客户聚焦、区域聚焦,
重点打造优质产品资源获取和资产配置能力,向财富管理转型,构建财富管理生态圈
,聚焦细分私募客户,打造特色化服务能力;大投行业务板块聚焦细分行业,打造优
势行业特色,成为精品投行;投资与销售交易业务板块将实现投资策略和投资工具多
元化,探索FICC业务,逐步向销售交易业务模式转型,加大研究业务投入,突出业务
特色;资产管理业务板块将向主动管理转型,完善产品体系,发展特色化产品。同时
,公司将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积极研究推进海外市场布局,提
升国际化经营能力。
(二)公司下一年度经营计划
2020年,公司坚持稳健进取的经营方针,围绕公司战略,积极把握市场机
遇,以客户为中心,着力提升专业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和协同能力,不断转型创新,
打造业务特色;引入高端人才,培养专业团队,完善公司激励约束机制,提升组织活
力;通过建立健全合规风险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有效性;推进IT战略规划、财富管理
体系、客户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项目落地,强化公司的服务与管理能力,较好地完成
了公司2020年度经营计划。
2021年,公司将聚焦战略,坚持以中小企业投行和财富管理为特色的战略
定位,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以客户为中心,抢抓机遇,加速转型,通过创设最
卓越的产品,服务好最核心的客户,为客户带来独特的价值;(2)坚定推进战略落
地,强化核心业务能力,持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3)着力完善财富管理体系,
扩大核心客户规模;(4)不断完善管理与支持体系,服务于公司战略,为业务发展
赋能。
2021年,公司主要业务开展的具体计划如下:
1.大零售业务板块
强化财富管理能力体系建设,突出产品筛选和资产配置服务能力优势,提
升客户财富管理体验和价值贡献;构建高净值客户财富管理生态;聚焦客户端、员工
端建设,加强数字化运营能力,提升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加强公司投研能力整合,
以市场化和专业化为核心,全面提升财富管理团队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2.大投行业务板块
聚合资源,着力打造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及吉林省内投行业务竞争优
势,以TMT、化工与新材料、先进制造业作为优势领域打造行业特色;形成上市公司
困境企业重组及控制权转移、中小企业管理咨询等特色财务顾问业务;提升投行业务
人员专业能力和客户综合服务能力;加强组织能力建设,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项目
运作质量,有效控制风险;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建立符合投行业务发展阶段的管理与
激励机制。
3.投资与销售交易业务板块
权益自营业务方面,优化投资方式和投资范围,做精做强二级市场投资业
务,构建以衍生品业务、申购业务、定增业务、二级可转债业务为补充的全方位盈利
模式;巩固现行多策略体系,坚持创新驱动,丰富策略库;发展销售交易业务,为公
司机构业务及核心客户提供服务支持;形成阶梯化人才储备,建立一支专业性强、投
资风格稳健的管理团队。
固定收益业务方面,巩固现有投研优势,加强风险管控能力、研究能力、
业务融合能力;持续拓展资本中介业务,创新业务模式;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建设数
字化的投研及管理体系。
量化交易业务方面,聚焦“多资产、精策略”模式,深入研发量化策略,
提高策略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为业务提供数字化和信息化服
务支持。
做市业务方面,在现有资产结构的基础上,不断改善资产质量;做好精选
层及准精选层优质企业的投资布局和存量项目的有序退出,实现良性的内部循环。
另类投资业务方面,打造具备自身特色的投资体系,强化投研能力建设,
提升股权投资和地产基金业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精选兼具资金实力与投资能力的长
期性战略合作伙伴,拓展股权项目资源;扎实开展投后管理工作,确保业务的长期良
性运转。
研究咨询业务方面,强化公司资源投入,全面提升机构客户投研服务水平
;建立不同类型客户的机构销售团队和服务方式,加强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
公募佣金排名,拓展非公募客户,实现对大型机构客户的全覆盖;完善多层次人才管
理体系,围绕总量、科技、消费、医药等重点行业建立有竞争力的人才梯队;加强对
内服务,实现业务协同;加强外部平台合作,树立专业品牌。
4.资产管理业务板块
资产管理业务方面,完善投研团队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客户服务能
力,积极开拓渠道,实现主动管理规模稳步增长;提高产品创新、设计能力,加深对
“固收+”产品开发深度,丰富投资策略和投资标的的多样性;全面提升中后台运营
管理能力,加强对风险的识别与监控能力;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完善组织架构与部门
职能。
私募基金管理业务方面,专注并深耕于并购基金资本中介业务,辅以“大
消费”、“先进制造”等细分行业领域,打造精品投资的私募股权基金。以地方政府
引导基金作为首要突破口,开拓募资渠道,提升基金管理规模;推进跟投机制落地,
将风险控制全面前移;重塑组织能力,引进行业专业人才,打造适应公司战略的投资
团队;做好存量项目的投后管理、增值服务。
上述公司经营计划并不代表公司对2021年度的盈利预测,能否实现取决于
市场状况变化、公司经营实际情况变化等多种因素,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请投资者
特别注意。
(三)公司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
1.公司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
(1)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股票价格、利率、汇率和商品价格)或者其它
市场因子的变化而使公司表内、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表外业务是指不在资产负
债表上反映的、能形成公司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业务。公司承担市场风险的业务主
要是投资业务;同时,公司将资产管理业务也纳入市场风险管理体系。
(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因融资方、交易对手或发行人等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款而
构成违约,致使公司遭受损失的风险。公司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主要包括融资类业务
(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融资融券等)、场外衍生品业务(场
外互换、场外期权、远期、信用衍生品等)、债券投资交易、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投资
、有业绩承诺或担保承诺等签订协议(承诺)的股权投资等。
(3)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公司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偿付到期债务
、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资金需求的风险。
(4)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由公司经营管理等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公司作
出负面评价,并可能造成公司收入降低或公司价值受损的风险。
(5)合规风险
合规风险是指因公司或其工作人员的经营管理或执业行为违反法律法规和
准则而使公司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采取监管措施、给予纪律处分、出现财产损失或
商业信誉损失的风险。
(6)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信息技术系统以及外
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以下四类风险:
人员风险:指由于员工胜任能力不足、越权操作或内部欺诈等不道德行为
所导致的风险;
流程风险:指由于业务流程不完善、执行不严格或缺少业务流程的风险;
技术风险:指由于信息技术系统不完善而导致的系统故障、失败以及信息
安全的风险,如系统崩溃、程序错误、通讯失败、病毒感染、黑客恶意攻击、公司信
息资产被非授权泄露等;
外部风险:指由于第三方原因或除上述三种风险外的原因引起的风险,如
外部欺诈、意外灾害等。
(7)洗钱风险
洗钱风险是指公司在开展业务和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被违法犯罪活动利用
,从事洗钱活动,进而对公司的声誉、运营、财务等方面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并可
能导致监管处罚、客户流失、业务损失和财务损失等的风险。
2.公司已经或拟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1)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公司继续围绕“全面风险管理四大支柱”,
即风险管理治理架构、风险管理方法和实践、风险管理基础保障和风险管理文化,持
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加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优化风险管理工具和方
法、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强化风险识别、评估、计量
、应对、监测和报告机制,确保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为公司业务的稳健、可持
续发展提供保障。
(2)加强市场风险管理。公司采取稳健、审慎的策略,在准确识别和计量
的基础上审慎评估公司承担的市场风险;同时加强市场预判,及时调整策略。公司规
范投资决策流程,采用多元化的资产配置策略,分散投资风险;完善自营业务限额管
理,不断优化风险限额体系,以控制盈亏波动水平和市场风险暴露程度;采用VaR等
对持有金融资产的市场风险进行量化,运用压力测试作为必要的补充量化工具;通过
风险对冲工具和资本中介业务,降低公司由于市场风险造成的经营波动。
(3)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公司以内部信用评级为基础,通过尽职调查、授
信管理、同一客户管理等方式进行信用风险的识别与评估;采用违约概率、违约损失
率、违约风险敞口和压力测试等计量信用风险;采用准入管理、分级授权审批、限额
管理、抵押品缓释、信用风险的监测预警等手段控制信用风险。为控制债券投资业务
的信用风险,公司明确了可投资债券的内部评级要求并建立了信用债内部评级制度;
公司通过建立债券交易对手库,对交易对手实行分类管理。为控制信用交易业务的信
用风险,公司通过制定各项严格的制度和措施,从征信、授信、盯市、违约处置等多
个环节对该业务涉及的信用风险进行控制,其中包括建立严格的客户准入制度和征信
、授信标准;建立严格的担保物范围及折算率、保证金比例、履约担保比例的标准;
建立信用交易逐日盯市制度,及时预警、准确报告,达到平仓线时按照合同约定进行
强制平仓等。
(4)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公司一方面对融资来源、优质流动性资产、流
动性风险限额及市场流动性进行实时监控;另一方面对各项负债进行统筹管理,通过
股权融资、发行次级债、收益凭证、短期融资券、开展收益权转让等方式筹集资金,
并合理预期各业务部门的资金需求及到期债务,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司防范资金流动性
风险的能力。公司可用资金和可动用的流动性资产能覆盖未来一段时间的对外资金需
求,各项流动性指标均处于安全状态。
(5)加强声誉风险管理。公司的声誉风险管理已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建立了相关制度和管理机制,明确了声誉风险管理的目标、原则、组织架构,以及声
誉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监测、报告与处置程序,以防范和识别声誉风险,主动
、有效地应对和处置声誉风险事件,最大限度避免和降低声誉风险事件可能对公司造
成的不利影响,维护和提升公司的声誉和形象。公司在声誉风险管理上,坚持统一领
导,统一组织,集中管理;在处理声誉风险事件时周密考虑,既要管控不利失实信息
,又要通过公开信息披露等渠道发布准确消息,挽回不利局面,防止风险进一步扩大
;在管理声誉风险和处置声誉事件时,从全局利益出发,将声誉风险和声誉事件导致
包括公司股东、员工、客户、第三方合作机构、监管机构、媒体和社会公众等相关方
对公司负面评价的风险降至最低。
(6)强化合规风险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工作以推动公司各条线落实分类评
价战略为总体目标,践行积极合规理念,多策并举、各方联动,有效防范合规风险,
主要包括:一是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政策跟踪体系,梳理监管关注重点及案
例风险点,有针对性的整改完善;二是通过细化工作标准及要求、落实合规考核及问
责,并综合运用宣导、提示、检查等工具推动各单位归位尽责;三持续加强对投资银
行业务勤勉尽责风险、洗钱风险、员工执业行为管理等重点业务的合规管控;四是优
化合规管理协作机制,加强业务条线、内控部门间联动,形成监管合力,有效防范合
规风险;五是深入促进合规文化的建设及推广,开展多角度全方位的宣导与培训,有
效传导监管要求,提升全员合规意识;六是全面提升合规化科技水平,持续推动合规
监测系统升级及整合;七是补充专业人才、调整地域分布、加强培训及考核、优化管
理模式,提升合规队伍履职能力。
(7)加强操作风险管理。一是公司在组织架构、岗位设置、权责分配、业
务流程等方面,通过适当的职责分工、授权和分级审批等机制,形成合理制约和有效
监督;二是操作风险管理的三大工具:通过“自我识别与评估”理论,对公司全业务
流程进行了梳理,制定了《风险管理手册》,并自研开发落地系统予以记载和维护;
通过“损失数据库”理论,搭建了公司内外部风险损失数据库,实现了公司内外部损
失事件的汇集;通过“操作风险关键指标”理论,设定了公司级操作风险指标,将风
险管控环节前置,实现对重大风险事件的提前预警;三是完善用人机制,通过组织内
外部竞聘、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员工岗位胜任能力;通过员工行为管理、合规培训、
签订各类承诺书的方式,有效加强对人员道德风险的管控;四是积极推进IT治理,根
据IT治理工作方案、规划及相关制度,合理安排公司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及运行维
护等工作;五是建立危机处理机制和流程,针对各项业务、信息系统、结算核算等关
键业务环节,制定切实有效的应急措施和预案并通过应急演练检验和提高危机处理机
制的有效性。
(8)加强洗钱风险管理。公司建立了以《洗钱风险管理制度》为基本制度
的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构建了公司洗钱风险管理体系,明确了洗钱风险评估、
报告、应急处置、保密与信息共享机制,采取了客户身份识别、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
记录保存、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黑名单管理等洗钱风险管理措施,建立并持续
推进反洗钱信息系统优化升级和数据治理,强化了内部检查、审计、考核、奖惩为一
体的洗钱风险监督管理机制,持续开展各类宣传培训,建立了“防范洗钱人人有责”
的洗钱风险管理文化。
公司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分析、识别、评估洗钱风险。公司
通过反洗钱系统监测客户的洗钱风险,根据客户风险等级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公司
各业务条线参考相关风险评估标准,结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对各业务洗钱风险进行了科
学合理的评估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公司建立了机构洗钱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模
型,在充分评估固有风险与控制有效性的基础上,分析判断所面临的剩余洗钱风险。
十一、动态风险控制指标监控和补足机制建立情况
(一)风险控制指标监控情况
公司始终坚持稳健经营,注重风险管理,建立了以净资本和流动性为核心
的风险控制指标监控体系,制定了《公司净资本等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和《公司
净资本等风险控制指标监控工作指引》,通过制度保障、组织保障、技术保障等措施
,确保公司净资本和流动性等风险控制指标在任一时点的合规性。公司对净资本和流
动性等风险控制指标设定了规定标准、预警标准和公司标准三级监控指标;对原有的
内部风险控制平台不断升级改造,进一步优化了系统功能。公司设立专人对净资本等
各项风险控制指标的达标状况进行日常监控,及时掌握业务变动对净资本和流动性等
风险控制指标的影响,严格按照《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等规定,定期向
监管部门报告风险控制指标数据和达标情况。报告期内,公司风险控制指标未发生触
及监管标准的情况。
(二)净资本补足机制的建立情况
为有效管理风险,公司制定了《公司净资本补足管理办法》和《公司净资
本等风险控制指标监控工作指引》,对于证监会规定的“不得低于”一定标准的风险
控制指标,公司内部的预警标准根据指标敏感性的不同,分别进行不同程度调高;对
于规定“不得超过”一定标准的风险控制指标,预警标准分别进行不同程度调低。预
警指标在本公司风险监控系统予以设置并动态预警。风险管理总部作为公司净资本等
风险控制指标的动态监控部门,负责实施对净资本等风险控制指标的动态监控、汇总
、分析,并根据指标状况提出调整相关指标和净资本补足的意见和建议。当公司净资
本等风险控制指标出现预警时,公司风险管理总部将向公司经理层及相关部门发出风
险提示,公司将视具体情况,通过增资扩股、借入次级债、减少长期资产占比、提高
盈利能力或采取其他符合规定的措施,增强公司资产流动性,提高净资本。2020年,
公司以净资本为核心的各项风险控制指标持续符合监管标准,未出现触及监管标准或
出现不符合规定标准的情况。
十二、风险管理情况
(一)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落实情况
2020年,公司不断优化“四大支柱、18个核心要素”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促进各主体归位尽责。公司经过不断的充实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设计能够适
应公司业务发展的现状,能够满足全覆盖、可监测、能计量、有分析、能应对的风险
管理目标。
1.风险管理治理架构
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方面,公司按照《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范》的要
求,结合自身的运营需求,建立了四个层级、三道防线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并
明确了监事会在全面风险管理中的监督职责。
四个层级是指:董事会层面,包括董事会及董事会下设的风险控制委员会
;经理层层面,包括总裁办公会及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资产配置委员会、IT治理
委员会以及各业务条线决策小组等;风险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层面,包括负责全面风险
管理的风险管理总部、负责合规风险管理的合规管理部、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资金
运营部、负责声誉风险管理的证券部和负责信息技术风险管理的信息技术部等;各业
务条线层面,包括业务部门负责人、业务部门内设的风险控制部门(或岗位)和全体
员工。
三道防线是指:业务部门、风险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和稽核审计部门共同构
成了风险管理三道防线,实施事前、事中与事后的风险防范、监控与评价工作。
在风险授权方面,公司建立了《公司授权管理制度》和《公司投资方向与
分级决策授权政策》。公司授权按层级划分包括三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
授权、经理层授权和各业务单位内部授权;按授权范围划分包括财务管理权、财产管
理权、人事管理权和业务管理权等。公司授权管理体系完善,在授权上兼顾了风险和
效率的动态平衡,符合公司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需要。
2.风险管理方法和实践
公司建立了《公司风险偏好管理体系与政策》,明确了公司风险偏好管理
体系、公司风险偏好政策、公司风险容忍度以及公司实行风险限额管理。公司由董事
会制定风险偏好,由经理层对其进行分解至各业务条线、各分支机构、各子公司,由
风险管理部门协助拟定相关风险偏好政策并对已经分解至各业务的风险限额指标实施
监测,对预警超限情况进行报告并跟踪处理。公司按照业务类型和风险类型两个维度
,建立了风险识别、计量、应对、监控与报告的风险管理政策、流程、标准和方法,
工作流程清晰,职责明确。
3.风险管理基础保障
公司从人才、技术和数据治理等方面加强对风险管理的基础保障。公司聘
任了首席风险官,设置了风险管理部门协助首席风险官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风险
管理部门配备了计量、金融、技术、财务、法律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公司建立健全全
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力求实现各类风险的识别、评估、计量、监控和报告;公司正
在积极推进数据中心的建设,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4.风险管理文化建设
公司强调“风险管理、人人有责”的风险文化理念,把风险文化提升到企
业文化的高度来重视,纳入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中,明确了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一个内
涵、两大举措、三大核心要素以及十大行动规范。公司通过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培训
和评估计划,对于不同层级和岗位的人员开展风险管理培训。通过优化风险管理考核
指标,将风险管理纳入员工和部门的绩效管理体系。公司在宣传风险文化理念的同时
,更注重业务培训,提升一线员工专业水平,加强岗位胜任能力评估,使一线员工知
风险才能控风险。
(二)公司合规风控投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高度重视合规风控建设,在加强团队建设、优化合规管理
系统、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信息平台、完善培训机制、提升履职能力等方面持续加大资
源投入与自主研发力度。公司合规风控投入主要包括母公司系统建设开发费用、人员
薪酬、日常运营费用等,2020年,公司合规风控投入总额为8,794.29万元。
(三)公司信息技术投入情况
2020年,公司高度重视对金融科技的战略布局,持续加大对信息技术系统
建设的投入力度,公司信息技术支撑服务职能进一步夯实,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逐步深
化。一方面,公司持续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有效保障公司客户交易顺畅进行
,有序推进各业务相关技术系统及配套功能建设,为公司各类业务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另一方面,公司加大研发力量投入,提升信息技术自主掌控能力,完善信息技术管
理体系,为公司IT战略的落地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2020年,公司信息技术投入(按照证券公司信息系统建设投入指标统计口
径)总额为18,937.82万元,主要包括硬件电子设备、系统或软件采购、IT日常运维
费、机房租赁或折旧、线路租费以及IT人员薪酬等投入。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所提供的信息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维赛特财经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
担任何责任。
2、在作者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
的股票没有利害关系,本机构、本人分析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维赛
特财经不对因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
★2021年中期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清晰明确的经营理念与战略定位
公司紧紧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经营理念,充分挖掘自身比较优势,确定了
“以中小企业投行及财富管理为特色的全能型券商”的战略定位,聚焦特色化、精品
化、生态化的业务体系建设,加速布局金融科技领域,为公司可持续发展赋能,并在
经营过程中形成了“融合、创新、专注、至简”的企业文化,为公司落实战略规划提
供了思想引领。
(二)科学完善的治理结构与制度体系
公司不断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
了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管理层之间权责清晰、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科
学有效的运作机制,同时构建了系统全面的现代企业制度体系,保障公司治理、管理
与经营行为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公司规范健康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稳定充足的资金支持与人才储备
公司作为较早上市的证券公司,始终坚持稳中求进、诚信经营,以良好的企业
声誉获得了股东和债权人的充分信赖与广泛支持,具有相对充足的资金补充渠道,通
过不断优化资本结构与资金运营能力,有效满足各项业务开展的资金需求;公司十分
重视人才吸引和储备,建立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市场化的选拔任用与薪酬
激励机制,汇聚了一批素质高、经验丰富、稳定性强的专业精英与管理团队,为公司
转型创新发展提供了较好保障。
(四)高效多元的决策机制与管理体系
公司日常经营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形成了灵活的决策管理机制和高效
的资源调配机制,支持公司充分识别市场变化,快速把握市场机遇;同时,公司秉承
“健全、合理、制衡、独立”的经营原则,持续构建和完善合规风控管理体系、资本
管理体系、营运管理体系、信息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等多元共建的后台管理
支持和管控体系,具有较强的风险管理和抵御能力,为公司平稳高效运转提供了有力
支撑。
(五)成熟完整的业务架构与网点布局
公司作为拥有全牌照的综合证券服务商,业务体系日益完整,综合金融服务功
能不断加强,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同时,公司已搭建完成“长
春+管理决策、经纪业务、信用交易业务”、“北京+投行业务、固定收益类投资、公
募基金管理业务、私募基金管理业务、做市业务、量化交易业务”、“上海+证券资
产管理、权益类投资、另类投资、期货业务、研究咨询”的三地三中心业务运营架构
,并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8个大中城市设立了142家分支机构,构建了
覆盖中国主要经济发达地区的营销网络体系,积累了丰富的营销渠道和充足的客户资
源,为公司业务联动协同建设提供了较强平台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始终坚持以合规经营和有效的风险控制为根本,及时调整、优
化风险管理策略,各项业务平稳运行,确保公司在总体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的范
围内开展经营。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一)公司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
1.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股票价格、利率、汇率和商品价格)或者其它市场
因子的变化而使公司表内、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表外业务是指不在资产负债表
上反映的、能形成公司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业务。公司承担市场风险的业务主要是
投资业务;同时,公司将资产管理业务也纳入市场风险管理体系。
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因融资方、交易对手或发行人等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款而构成
违约,致使公司遭受损失的风险。公司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主要包括融资类业务(股
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融资融券等)、场外衍生品业务(场外互
换、场外期权、远期、信用衍生品等)、债券投资交易、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投资、有
业绩承诺或担保承诺等签订协议(承诺)的股权投资等。
3.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公司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偿付到期债务、履
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资金需求的风险。
4.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由公司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公司股东、员工、客
户、第三方合作机构、监管机构、媒体及公众等对公司负面评价的风险。
5.合规风险
合规风险是指因公司或其工作人员的经营管理或执业行为违反法律法规和准则
而使公司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采取监管措施、给予纪律处分、出现财产损失或商业
信誉损失的风险。
6.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信息技术系统以及外部事
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以下四类风险:
人员风险:指由于员工胜任能力不足、越权操作或内部欺诈等不道德行为所导
致的风险;
流程风险:指由于业务流程不完善、执行不严格或缺少业务流程的风险;
技术风险:指由于信息技术系统不完善而导致的系统故障、失败以及信息安全
的风险,如系统崩溃、程序错误、通讯失败、病毒感染、黑客恶意攻击、公司信息资
产被非授权泄露等;
外部风险:指由于第三方原因或除上述三种风险外的原因引起的风险,如外部
欺诈、意外灾害等。
7.洗钱风险
洗钱风险是指公司在开展业务和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被违法犯罪活动利用,从
事洗钱活动,进而对公司的声誉、运营、财务等方面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并可能导
致监管处罚、客户流失、业务损失和财务损失等的风险。
(二)公司已经或拟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1.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公司继续围绕“全面风险管理四大支柱”,即风险管理治理架构、风险管理方
法和实践、风险管理基础保障和风险管理文化,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加
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优化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育
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强化风险识别、评估、计量、应对、监测和报告机制,确保风
险可测、可控、可承受,为公司业务的稳健、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加强市场风险管理
公司采取稳健、审慎的策略,在准确识别和计量的基础上审慎评估公司承担的
市场风险;同时加强市场预判,及时调整策略。公司规范投资决策流程,采用多元化
的资产配置策略,分散投资风险;完善自营业务限额管理,不断优化风险限额体系,
以控制盈亏波动水平和市场风险暴露程度;采用VaR等对持有金融资产的市场风险进
行量化,运用压力测试作为必要的补充量化工具;通过风险对冲工具和资本中介业务
,降低公司由于市场风险造成的经营波动。
3.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公司以内部信用评级为基础,通过尽职调查、授信管理、同一客户管理等方式
进行信用风险的识别与评估;采用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敞口和压力测试
等计量信用风险;采用准入管理、分级授权审批、限额管理、抵押品缓释、信用风险
的监测预警等手段控制信用风险。为控制债券投资业务的信用风险,公司明确了可投
资债券的内部评级要求并建立了信用债内部评级制度;公司通过建立债券交易对手库
,对交易对手实行分类管理。为控制信用交易业务的信用风险,公司通过制定各项严
格的制度和措施,从征信、授信、盯市、违约处置等多个环节对该业务涉及的信用风
险进行控制,其中包括建立严格的客户准入制度和征信、授信标准;建立严格的担保
物范围及折算率、保证金比例、履约担保比例的标准;建立信用交易逐日盯市制度,
及时预警、准确报告,达到平仓线时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强制平仓等。
4.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
公司一方面对融资来源、优质流动性资产、流动性风险限额及市场流动性进行
实时监控;另一方面对各项负债进行统筹管理,通过股权融资、发行次级债、收益凭
证、短期融资券、开展收益权转让等方式筹集资金,并对各业务部门的资金需求及到
期债务进行预期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司防范流动性风险的能力。公司优质流动性
资产能覆盖未来一段时间的资金需求,各项流动性指标均处于安全状态。
5.加强声誉风险管理
公司的声誉风险管理已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了相关制度和管理机制,
明确了声誉风险管理的目标、原则、组织架构,以及声誉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
监测、报告与处置程序,以防范和识别声誉风险,主动、有效地应对和处置声誉事件
,最大限度避免和降低声誉事件可能对公司造成的不利影响,维护和提升公司的声誉
和形象。公司在声誉风险管理上,坚持统一领导,统一组织,集中管理;在处理声誉
事件时周密考虑,既要管控不利失实信息,又要通过公开信息披露等渠道发布准确消
息,挽回不利局面,防止风险进一步扩大;在管理声誉风险和处置声誉事件时,从全
局利益出发,将声誉风险和声誉事件导致包括公司股东、员工、客户、第三方合作机
构、监管机构、媒体和社会公众等相关方对公司负面评价的风险降至最低。
6.强化合规风险管理
公司合规管理工作以推动公司各条线落实分类评价战略为总体目标,践行积极
合规理念,多措并举、各方联动,有效防范合规风险,主要包括:一是加快建立全方
位多层次的监管政策跟踪体系,梳理监管关注重点及案例风险点,有针对性的整改完
善;二是通过细化工作标准及要求、落实合规考核及问责,并综合运用宣导、提示、
检查等工具推动各单位归位尽责;三是持续加强对投资银行业务勤勉尽责风险、洗钱
风险、员工执业行为管理等重点业务的合规管控;四是优化合规管理协作机制,加强
业务条线、内控部门间联动,形成监督合力,有效防范合规风险;五是深入促进合规
文化的建设及推广,开展多角度全方位的宣导与培训,有效传导监管要求,提升全员
合规意识;六是全面提升合规化科技水平,持续推动合规监测系统升级及整合;七是
补充专业人才、调整地域分布、加强培训及考核、优化管理模式,提升合规队伍履职
能力。
7.加强操作风险管理
一是公司在组织架构、岗位设置、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通过适当的职
责分工、授权和分级审批等机制,形成合理制约和有效监督;二是操作风险管理的三
大工具:通过“自我识别与评估”理论,对公司全业务流程进行了梳理,制定了《风
险管理手册》,并自研开发落地系统予以记载和维护;通过“损失数据库”理论,搭
建了公司内外部风险损失数据库,实现了公司内外部损失事件的汇集;通过“操作风
险关键指标”理论,设定了公司级操作风险指标,将风险管控环节前置,实现对重大
风险事件的提前预警;三是完善用人机制,通过组织内外部竞聘、技能培训等方式提
高员工岗位胜任能力;通过员工行为管理、合规培训、签订各类承诺书的方式,有效
加强对人员道德风险的管控;四是积极推进IT治理,根据IT治理工作方案、规划及相
关制度,合理安排公司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及运行维护等工作;五是建立危机处理
机制和流程,针对各项业务、信息系统、结算核算等关键业务环节,制定切实有效的
应急措施和预案并通过应急演练检验和提高危机处理机制的有效性。
8.加强洗钱风险管理
公司建立了以《洗钱风险管理制度》为基本制度的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构建了公司洗钱风险管理体系,明确了洗钱风险评估、报告、应急处置、保密与信息
共享机制,采取了客户身份识别、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大额交易和可疑交
易报告、黑名单管理等洗钱风险管理措施,建立并持续推进反洗钱信息系统优化升级
和数据治理,强化了内部检查、审计、考核、奖惩为一体的洗钱风险监督管理机制,
持续开展各类宣传培训,建立了“防范洗钱人人有责”的洗钱风险管理文化。
公司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分析、识别、评估洗钱风险。公司通过
反洗钱系统监测客户的洗钱风险,根据客户风险等级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公司各业
务条线参考相关风险评估标准,结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对各业务洗钱风险进行了科学合
理的评估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公司建立了机构洗钱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模型,
在充分评估固有风险与控制有效性的基础上,分析判断所面临的剩余洗钱风险。
★2020年年度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概述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为对冲经济下行风险,全球开启强刺激
模式,资金大量流入股市;国家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
展,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各项措施有序落地,金融业对外开放进程加速,证券市场
监管基础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在此背景下,我国证券市场呈现震荡上涨行情,证券
交易量和活跃度持续增加;债券市场先涨后跌,整体收益率呈现先下后上的走势;证
券行业迎来较好发展机遇。头部券商在同质化业务领域竞争优势愈加明显,业绩更加
稳健,中小券商业绩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同时,在监管层引导下,头部券商加快充
实资本,中小券商探索差异化、精品化、特色化转型路径,证券行业战略分化与规模
分化进一步加剧。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健进取,把握
市场机遇,全力推动各项重点业务稳步转型,拓展业务空间,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严
守合规经营理念,优化运行机制,提高管理效能,实现全年经营业绩的大幅增长。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686.86亿元,同比增加0.69%;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66.69亿元,同比增加6.97%。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
6.10亿元,同比减少17.0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33亿元,同比增
加32.40%。
(一)大零售业务报告期内,公司财富管理转型稳步推进并初见成效,公
司客户结构明显改善,高净值客户数量增速较快,金融产品保有量大幅提高,代销金
融产品数量排名有所提升,产品结构显著优化,投顾直接收费金额大幅提升;股基成
交额、两融规模同比稳步提升,但市占率受市场规模扩大及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
有所下降;金融科技对经纪业务的支持力度不断强化;渤海期货分类评价保持了A类A
级,机构客户权益占比提升明显。
1.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
(1)基础经纪与财富管理业务
2020年,证券市场交投活跃,行业佣金率仍维持较低水平,经纪业务通道
业务盈利能力持续下降。
证券行业加速向财富管理转型,公募基金投资顾问试点推动资管机构和大
型互联网公司进入市场,财富管理业务竞争加剧。
报告期内,公司在基础经纪业务方面,积极把握市场机遇,优化营业网点
布局,发挥“区域财富管理中心、分公司、直属营业网点”的三级管理模式优势,打
造区域经营特色,提高公司基础经纪业务基础运营能力;围绕公司财富管理转型整体
思路,推动网点业务多元化建设,完善客户服务体系,打造财富直播服务,提升增值
服务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实现AB股基金交易量29,135.49亿元,同比增加44.15%,
全年实现较好创收。
2020年,公司加快推进经纪业务财富管理转型升级,整合公司优势资源,
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构建客户、员工、产品、科技、研究五位一体、相互促进的财富管
理框架体系;做好客户分级分类,抓准客户需求定位,制定特色财富管理服务方案;
提升投顾团队实力,做强“点石2号”、“点石3号”等投资咨询产品口碑,助力客户
实现更好投资收益;融合金融科技,建立线上投顾、投研平台,提升客户投资体验;
发挥公司研究资源优势,打造更为完善的咨询服务内容,满足高净值客户的增值服务
需要。
(2)机构客户业务
2020年,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A股市场表现强劲,为机构客户业务长期
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新冠肺炎疫情对机构客户自身经营造成不同程度冲击,报告
期内机构客户业务拓展受到较多阻力,对券商的专业支持能力与综合服务能力提出了
更高要求。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拓展机构业务,充分利用股票市场机遇开展种子基金
投资业务,通过种子基金业务投资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资产配置类基金等资产
管理机构,并为该类机构客户提供PB业务、产品代销等各项综合服务,为成长型私募
提供资金与系统支持,为大中型私募提供优质服务。此外,公司在服务上市公司股东
进行股票减持、为机构投资者提供研究咨询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果,并对企
业的服务下沉至中小微企业,服务企业改制、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等,践行普惠金融
的社会责任。
(3)股票期权经纪业务
2020年,沪深300ETF期权上市,交投日益活跃,国内股票期权经纪业务规
模持续扩大,处于较好发展期;机构客户占比持续提升,头部券商凭借其丰富的机构
客户资源占据交易领先地位,期货公司以其客户服务和价格优势进一步占据市场份额
。
报告期内,公司抓准自身定位,围绕机构客户和个人高净值客户特定财富
管理需求开发服务型和机会型股票期权经纪业务,着力提升基础及策略服务能力,培
育选拔优秀期权投资顾问团队,丰富投资者教育活动,加强中后台风险管控和技术系
统支持能力,有效提升公司期权业务推广、客户开发和服务支持综合能力。2020年,
公司股票期权经纪业务客户数量持续提升,累计净收入同比实现增长。
(4)期货业务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大宗商品市场相关的风险管理、投机
、套利等期货及衍生品交易需求快速增加,同时银行、保险公司、QFII等机构投资者
逐步获准参与期货市场,期货期权品种不断增加,期货行业整体客户权益创历史新高
,期货市场整体交易规模较好增长;另一方面,期货市场扩容对国内期货行业对外开
放与转型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业务线上化、多元化、差异化成为期货公司发展趋势
,相较于头部券商系期货公司的绝对优势,其他中小券商系期货公司仍面临传统业务
转型瓶颈、风险管理业务利润率不高、同质化竞争加剧等问题。
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渤海期货开展期货业务,渤海期货总部位于上海,全
国共有13家营业网点(含3家分公司)。报告期内,渤海期货以提升客户权益为工作
重点,加快推进财富管理转型。全年共组织81场投资策略报告会,积极推动公募基金
、私募基金等机构客户的开发;稳步推进基差贸易业务,重点挖掘黑色、能化、农产
品板块的交易机会;有效应对疫情的不利影响,通过“随E赢”手机APP、公司官网等
线上平台做好对客户的持续服务;同时,渤海期货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号召,完成
多单与服务“三农”相关的“保险+期货”项目,并新增多单为贫困县中小企业提供
风险管理服务相关的场外期权项目。2020年,渤海期货代理成交额2.21万亿元,同比
增长2.20%,代理成交量2,920.91万手,同比增长2.72%;在期货公司分类评价中获得
A类A级,并获得大连商品交易所2020年“十大期货投研团队”、《期货日报》“第十
四届全国期货(期权)实盘交易大赛优秀市场开拓奖”等奖项。
公司与渤海期货合作开展IB业务。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渤海期货为客户提
供四家期货交易所和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的经纪业务服务,为产业客户提供套保策
略、场外期权避险、仓单服务等多元服务支持。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具备IB业务资格
的证券营业部85家,存量客户6,297户,其中新增客户555户,客户成交金额超过2,00
0亿元。
(5)其他单项业务
港股通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港股通业务平稳运行,业务功能线上化
得到有效推进,客户数量增加12.70%,公司港股通总成交额实现169%的大幅增长。
区域股权市场业务方面,2020年区域性股权市场可转债业务受到更为严格
的监管限制,多地区中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出现延迟复工、业绩下滑等情况。在此背
景下,公司积极调整业务策略,在严控业务质量与业务风险的基础上,加强与各地区
域股权市场的业务合作,把握各地扶持政策,引导分支机构为暂不满足区域性股权市
场挂牌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规范改制服务,储备机构客户资源,助力公司财富管理转
型。2020年,公司累计新增推荐挂牌项目30单,完成小微企业规范改制项目5单。
柜台市场业务方面,公司依托报价系统开展柜台业务,全年发行146期收益
凭证,合计发行规模14.98亿元,在补充公司流动资金的同时,通过制定新客专享及
定制化发行方案,提升公司重点客户覆盖度,引进财富客户、高净值客户和企业客户
等增量客户,并有效维护存量客户。
(6)金融科技建设
2020年,证券市场迎来较好行情,客户理财需求不断增加,线上理财渠道
更加多元,各大券商均加大对业务智能化、数字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推动金融科技与
证券业务的创新融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非现场客户及各类线上业务需求大幅增
加,提升线上业务开发能力、投资工具多样性及客户服务体验也成为当前证券行业金
融科技建设重点。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金融科技建设,着力优化升级“融e通”APP各项
功能,高效解决客户痛点,提升客户体验,为公司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提供有效
的技术保障。基础建设方面,利用大数据构建客户分类分层服务体系,实现对特定用
户群体异动情况的及时多维分析;系统功能方面,上线Level-2行情,成为行业为数
不多的在PC与APP两类终端均实现十档行情的券商,且行情速度在竞品中处于领先地
位;上线公募基金7*24小时申购交易,实现新版账户分析模块优化升级,新增理财日
历、定投计算器、线上投顾直播等多项功能,建设了让客户通过自然语言交互方式即
可实时、精准查询金融行情的“智能语音平台”,为客户提供更便捷、智能、多元的
服务体验。
公司“融e通”APP全年客户平均月活跃度同比提高12.39%,截至报告期末
的交易客户数同比增长24.54%。2020年,公司在“证券时报券商中国”主办的2020优
秀证券公司APP评选活动中荣获“功能创新APP君鼎奖”、“理财服务APP君鼎奖”,
在新浪2020(第六届)券商APP风云榜评选中荣获“最受用户喜爱APP”等多个奖项。
2.金融产品销售业务
2020年,公募基金和私募量化产品规模同比大幅增长,金融产品销售业务
作为居民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服务重要一环,迎来较好发展机遇,金融产品线上推广
与销售等功能的更好实现成为证券行业财富管理转型的重要动力。
报告期内,公司金融产品销售业务以财富管理转型目标为导向,加大对子
公司金融产品销售力度,加强与优质产品管理机构合作,引入优质金融产品,完善金
融产品线体系;转变销售业务考核模式,对内加强客户服务理念培育,对外加强产品
销售配套服务支持,推动金融产品保有和销售规模同比快速增长,全年实现代销金融
产品金额69.38亿元,同比增长104.25%;创新销售业务合作模式,建立线上金融产品
销售运营体系,加强产品引进、产品销售及后续服务的全流程精细化管理,有效提升
客户对产品的认可度。
3.信用交易业务
(1)融资融券业务
2020年,监管机构严查场外配资行为,持续加强市场杠杆资金监管,创业
板实施注册制改革、QFII/RQFII允许参与融资融券业务等利好政策有效提升了机构投
资者的市场参与度,为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提供了良好市场环境,全市场融资
融券余额持续增长。截至报告期末,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16,190.08亿元,同比增
加58.84%。其中,融资余额14,820.24亿元,占比约91.54%;融券余额1,369.84亿元
,占比8.46%。
报告期内,公司按照年初制定的业务方向和策略,稳步推进融资融券业务
发展,充分挖掘客户融资融券业务需求,完善客户差异化服务,提升客户服务质量;
采取加强局部优势竞争策略,拓展高净值客户数量,夯实客户基础;持续优化两融业
务风险管控细节,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积极应对市场变革,筹备创业板注册制融资融
券业务,及时有效满足客户投资需求。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融资融券余额129.69亿元
,相比报告期初增加33.37%;总体维持担保比例为315.79%。
(2)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
2020年,监管机构要求持续稳妥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风
险,强调控制增量、化解存量,强化风险约束机制,市场总体业务规模延续下降趋势
。
报告期内,公司按照“控制增量、调整结构、分散风险”的工作思路,主
动控制业务规模,提高新项目准入标准,加强对存量项目贷后管理,主动排查存量项
目风险,持续优化存量项目结构。公司积极推进存量风险项目的化解工作,多措并举
,取得较大进展,并前瞻性考量风险项目预期信用损失,进行了充分计提减值,业务
风险得到稳步释放。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以自有资金作为融出方参与股票质押式回购
交易业务的待购回初始交易金额27.61亿元,相比报告期初下降28.80%,总体存量项
目的履约保障比例为149.35%。
(二)大投行业务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投行业务转型,专注精品化投
行战略,完善组织架构,新设多个区域市场部提供专属属地化服务,并加强与经纪业
务、研究咨询、私募股权投资等业务间的协作。股权业务聚焦特定行业和特定区域,
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债券业务深耕重点客户和优势区域,打造特色业务品牌和市场知
名度;股转业务充分发挥存量项目优势,转化为各业务的孵化器。
1.股权承销业务
2020年,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落地,再融资新规发布,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建设加速推进,直接推动IPO和再融资等股权融资业务的快速发展,为投资银行业务
打开更多服务成长型、创新型企业的机会空间;同时,新《证券法》的正式实施,对
券商投资银行业务的内控与合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0年,股权一级市场总规模同比大幅增长,沪深两市完成IPO首发项目39
6家,同比增长95.07%,募集资金总额4,699.63亿元,同比增长85.57%;再融资市场
迅速回暖,上市公司增发融资金额8,341.37亿元,同比增长21.11%,配股融资金额51
2.97亿元,同比增长283.17%,可转债融资金额2,475.25亿元,同比减少0.10%。
报告期内,公司承销保荐业务聚焦新三板精选层公开发行和上市公司再融
资领域,充分发挥公司新三板存量项目优势,做好项目的系统化督导服务和质量把控
工作;与企业客户建立战略合作,发挥公司在电子信息和软件服务业、汽车电子、化
工新材料等行业的经验优势,为客户提供特色化、精品化、差异化的融资服务;立足
重点区域,专注细分领域,深耕属地化市场,加强对重点区域创业板和再融资项目的
开发储备。同时,公司积极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保持与客户间的密切沟通,协调资
源解决客户需求,全力保障尽调工作质量和进度不受影响。2020年,公司完成保荐项
目4个,其中配股项目1个,非公开发行项目1个,可转债项目1个,精选层项目1个;
已过会待发行的项目5个,其中创业板IPO项目2个,再融资项目2个,精选层项目1个
。
2.债券承销业务
2020年,上半年为支持受疫情影响的各类企业复工复产,监管机构明确提
出建立债券发行“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支持企业发债融资;下半年债券市场
违约现象频发,监管部门进一步强化信用债存续期监管、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完善违
约后处置,积极防控和化解债市信用风险。2020年,债券市场共发行公司债3,618只
,融资金额33,697.45亿元,同比增长32.47%;发行企业债387只,融资金额3,926.39
亿元,同比增长8.33%。
报告期内,公司债券承销业务坚持以合规风险管控为前提,以主体评级AA+
及以上的高信用等级优质客户及城投客户为主要服务对象,布局并深耕优质区域业务
资源,探索建立区域化发展格局;并积极拓展ABS、纾困债、绿色债等创新业务品种
,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沟通机制与合作关系。2020年,公司完成债券主承销项目13
个,均为公司债,实际承销规模54.31亿元;完成债券分销项目191个,实际承销规模
254.00亿元。
3.财务顾问业务
2020年,国务院提出全面推行、分步实施证券发行注册制,支持优质企业
上市,完善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收购和分拆上市等制度,畅通主动退市、并购重组、
破产重整等上市公司多元化退出渠道。受疫情影响,全年并购重组交易数量略有下滑
,但在利好政策带动下,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业务总体仍较为活跃,交易金额大幅增长
。2020年,并购市场共发生并购交易10,660次,同比减少3.99%;发生交易金额8.50
万亿元,同比增长107.98%。
报告期内,公司以“困境企业救治”为特色业务,聚焦军工与新材料、高
端装备与环保等行业,跟踪已储备标的的并购需求,挖掘优质并购投资标的,开拓股
权融资业务及其他财务顾问业务。2020年,公司完成并购及财务顾问项目26个,其中
上市公司并购项目1个,其他财务顾问项目25个。报告期内,公司在《证券时报》202
0中国区投行君鼎奖评选工作中荣获“中国区并购重组财务顾问投行君鼎奖”。
4.股转业务
2020年,新三板深化改革系列政策相继落地,推出精选层、公开发行、转
板上市机制、降低投资者门槛等多项措施,基础制度与场内市场逐步接轨。2020年,
全国股转系统共有141家公司挂牌,同比下降42.91%;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挂牌企业8
,187家,同比下降8.56%;累计完成股票发行673次,募集资金243.95亿元,同比减少
10.88%。
报告期内,公司股转业务以成为公司大投行业务孵化器为打造方向,保持
公司股转业务优势,加强重点区域的市场开拓,储备优质挂牌及转督导项目,深度挖
掘企业全方位需求,提升对创新层企业的服务力度,大力发掘拓展精选层客户。受疫
情影响,公司承揽挂牌项目有所减少,项目进展放缓。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无新增挂
牌项目,累计挂牌家数354家,行业排名第8位;完成股票发行11次,行业排名第20位
,累计募集资金35,298.74万元,行业排名第23位;督导挂牌企业226家,行业排名第
8位。
(三)投资与销售交易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多元化投资取得明显进展,资
本中介业务稳步开展,并积极探索销售交易业务,总体收益实现较大突破。面对市场
大幅波动,公司权益类投资业务与固定收益类投资业务及时调整投资策略,有效把握
市场机遇,收益均创新高;量化交易投资不断研发与优化策略模型,创造稳健收益;
做市业务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积极布局优选项目,实现连续盈利;另类投资业务深
耕重点投资领域,项目储备与落地有序推进,盈利同比大幅增长;研究咨询业务稳步
提升公募佣金收入,开展形式丰富的线上交流活动,实现历史最好收益。
1.权益类投资业务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A股市场运行出现较大幅度震荡;下半年随着
国内宽松的宏观政策推动,国内经济逐步恢复,为国内外资本市场注入强大的动力支
撑,推动A股主要指数大幅上涨,交易额显著提升;沪深300ETF期权、沪深300股指期
权等新品种上市增加了市场投资机会,丰富了风险管理工具。同时,随着股市上涨带
来的估值水平上升,权益类投资难度加大,或为未来证券行业自营业务带来更大挑战
。
报告期内,公司始终秉持多元化的投资理念,着力构建优秀投资团队,以
权益类投资业务为核心,兼顾以衍生品投资为代表的稳定收益类业务,完善投资决策
和管理体系,打造自身较强的资金管理能力,坚守绝对收益并培育更多的业务增长点
。权益类证券自营投资方面,公司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加强市场研究,整体采取较稳
健的投资策略,有效规避国外风险,把握结构性投资机会,获得较好收益;权益类衍
生品投资方面,把握市场机会扩大投资规模,在风险可控范围内,灵活使用对冲工具
,开发实施多种投资策略,持续贡献稳定的超额收益;同时,收益互换业务规模稳步
扩大,并成功获得场外期权二级交易商资格,开拓新业务机会。
2.固定收益类投资业务
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冲击,全球主要经济体迅速释放流动性,国内债券
市场收益率全线大幅下行,出现快牛行情;二季度开始随着国内经济数据逐步好转,
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持续回笼流动性,债券市场主要品种利率上升,全年利率曲线总体
呈现先下后上的“V”型走势。同时,债券市场违约风险事件频发,证券行业固定收
益业务开展难度大幅提升,总体投资回报率呈下降态势。
多年来,公司专注并深耕各类固定收益类证券品种,探索自营投资业务和
资本中介业务“双轮驱动”模式,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投资研究体系、销售定价
服务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作为“银行间尝试做市商”持续为银行间市场提供优质、
高效、丰富的做市服务,在连续创造良好业绩的同时也积累了较好的客户服务口碑。
报告期内,公司紧跟市场波动,适时调整投资策略,有效把握交易性机会,合理应对
市场信用风险,持续完善运营管理、组织效能和业务模式,协调公司资源有效保障疫
情期间业务的稳定运行;资本中介业务盈利大幅提升,负债管理精准控制融资成本;
积极参与国家开发银行“战疫”专题债券和吉林省政府债券发行工作,获得国家开发
银行和吉林省财政厅通报感谢;获得2021-2023年记账式国债承销团员资格,并被中
国外汇交易中心评为2020年度“银行间债券市场活跃交易商”,被中央国债登记结算
有限公司评为“2020年优秀短融发行人”。
3.量化交易业务
2020年,权益市场、商品期货市场受疫情影响波动较大,多数品种呈现先
跌后涨;同时,为满足实体经济避险需求,期货市场推出一系列新期权期货品种,推
动期货市场投资者数量和资金总量持续提升。同时,随着金融科技对证券业务的赋能
作用不断加强,量化CTA、股票指数增强策略、股票量化对冲策略等主要的量化交易
策略逐渐得到市场认可,表现出较为突出的收益能力,证券市场量化交易业务迎来更
多发展机会。
报告期内,公司加大量化交易策略研发力度,着力量化CTA策略及量化选股
策略,在商品期货市场的波动行情中捕捉交易机会,实现较好收益;同时,持续加强
信息系统自主开发建设,更好提升交易效率。
4.做市业务
2020年,新三板精选层落地,基础制度与场内市场接轨,投资者门槛逐步
降低,新三板迎来制度红利期。同时,股转做市企业数量持续减少,截至报告期末,
做市企业数量由年初的692家下降至536家,三板成指从年初的928.78点上涨到1010.7
7点,涨幅8.83%。
报告期内,公司做市业务以提高业务竞争力、为市场提供更多流动性服务
为主要目标,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积极把握新三板改革机遇,加强精选层项目开发
力度,在精选层挂牌的41家企业中,有5家为公司已持仓项目;同时,公司积极开展
做市交易撮合,调整持仓项目结构,加强项目主动管理,做市交易量和做市企业家数
都保持在行业前列。
5.另类投资业务
2020年,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正式实施,IPO企业数量和融资规模同比
大幅增加,在进一步拓宽了股权投资业务退出渠道的同时,也对投资机构的价值判断
能力和上市企业的长期价值创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券商纷纷加大对另类子公司
的资源投入,凭借其在资本、投行业务、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寻求和探索另类投资业务
新方向,但整体仍处于培育期。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东证融达开展另类投资业务。报告期内,东证融达深
耕股权投资业务,有序推进“投、管、退”业务周期的各项工作计划,发挥自身资源
优势,聚焦高端制造、信息技术及大消费等行业领域,实现多单优质项目落地;精选
长期战略合作伙伴,与行业排名前列的股权投资机构开展合作,提高自身投资能力,
拓展股权项目资源;秉持稳健投资理念,持续强化合规与风险控制,审慎评估项目风
险,不断提升投后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全力推进投资项目的顺利退出,实现项目安
全退出与投资的良性循环,业务模式趋于成熟。
6.研究咨询业务
2020年,A股市场机构投资者规模和占比持续提升,投资者结构朝着多元化
、机构化方向发展,公募基金规模大幅上升直接带来券商分仓佣金的大幅增长,券商
研究咨询业务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同时,随着券商分仓佣金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
和买方机构类型的日渐多元化,中小券商纷纷加大对研究咨询业务的投入力度,寻求
除佣金派点以外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径,依赖公募基金分仓佣金的单一收入模式
正在发生改变。
报告期内,公司证券研究咨询业务立足基本面,聚焦核心资产,深耕行业
研究和产业研究,不断打造有市场影响力的深度研究产品,稳步提升公募佣金收入,
积极拓展非公募客户;围绕总量、科技、消费和医药领域,打造金字塔人才梯队,实
现了公募基金、保险资管、证券公司资管、自营和私募机构等机构客户的研究服务全
覆盖;疫情期间,探索线上路演、线上策略会等新的研究服务方式,保证研究成果的
及时输出,持续打造具备自身特色的卖方研究服务平台,并进一步建设成为公司业务
的智力支持平台。2020年,公司完成各类研究报告2,542篇,分析师、专家线上路演
共12,281次,电话会议930余场,举办大型线上上市公司交流会和策略会8次,发布深
度研究报告290篇。
(四)资产管理业务报告期内,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主动管理能力与投研实
力明显提升,主动管理规模及占比大幅提升,产品线逐步丰富,产品收益率较好;公
募基金业务规模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非货币基金规模增速显著;私募基金管理业
务积极开拓上市公司资源和融资渠道,深耕细分领域投资,持续提高投后管理水平,
存量项目资金逐步回流。
1.资产管理业务
2020年,监管层扎实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给资管行业带来深
远影响。随着不符合新规资管产品的整改和退出,券商资管行业总规模有所减少,同
时头部机构主动管理规模稳步增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呈现出头部化聚集、公
募化聚集、金融科技化聚集的发展态势。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东证融汇经营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报告期内,东证融
汇充实人才队伍,完善投研体系,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旗下产品取得良好投资业绩;
以客户资产配置需求为导向,强化产品研发能力,持续丰富产品线,满足不同类型的
客户需求;开拓外部销售渠道,加强内部协同,加大产品发行力度,主动管理规模稳
步提升;深化和公司的业务协同,发挥专业优势为核心客户提供定制服务,助力公司
财富管理转型。截至报告期末,东证融汇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为367.16亿元,其
中,集合资产管理业务规模123.71亿元,单一资产管理业务规模229.60亿元,专项资
产管理业务规模13.85亿元。东证融汇在深圳市私募基金协会、私募排排网联合举办
的“第十四届中国(深圳)私募基金高峰论坛”获得“2019年度最值得信赖金融机构
资管奖(复合策略)”,旗下产品“东北证券固定收益融通宝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在《中国证券报》组织的“金牛理财产品”评选中荣获“五年期金牛券商集合资产
管理计划”奖项。
2.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2020年,在良好市场环境下,公募基金行业各类型基金表现优异,基金规
模屡创新高,平均收益全线飘红,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随着居民资产配置需求的持
续增加,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力量快速崛起。截至报告期末,公募基金整
体规模增至19.89万亿元,较2019年末增加34.70%,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东方基金、参股公司银华基金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
报告期内,东方基金坚持以合规经营、安全运行为前提,以规模为导向,
进一步完善在权益产品类、固定收益产品类、量化投资类、专户投资产品类等领域的
投资配置及管理策略,着力增加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有效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和产品
投资业绩。2020年,东方基金新增产品7只,募集规模66.29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存
续管理公募基金产品49只,存续规模503.59亿元,较2019年末增加127.72%。
报告期内,银华基金不断加强投研团队建设,完善投研决策体系,打造优
秀业绩的权益产品,坚持以长期持续的经营业绩回馈客户,稳步提升产品规模;进一
步强化社保优势,做大社保规模;加强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营销,提升年金管理业绩
。2020年,银华基金新增产品24只,募集规模742.05亿元,新增基金募集总规模行业
排名第12位;截至报告期末,存续管理公募基金产品133只,存续规模4,863.07亿元
,较2019年末增加62.61%。报告期内,银华基金在《中国证券报》主办的“金牛奖”
评选中,第7次荣获“金牛基金管理公司”奖,充分展现了银华基金在权益、固收长
期投研等方面的领先实力。
3.私募基金管理业务
2020年,受宏观环境和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募资相对
困难,但下半年募集活动逐步恢复;从结构上来看,募资加速向头部私募股权基金管
理人聚集,集中度高于国际成熟市场。投资市场有所降温,但热门行业和热门区域仍
延续快速发展趋势。政策红利释放,中小、高新、初创科技型企业标的增幅明显,科
技、消费、大健康产业投资广受关注,增长较快。退出市场方面,随着资本市场全面
深化改革不断推进,股权投资的退出渠道进一步拓宽,带动了私募股权投资退出环境
的整体改善。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东证融通开展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业务。报告期内,东
证融通深耕并购基金资本中介业务,提升基金管理规模与客户服务能力,致力打造专
业化、差异化的精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全力推进合作项目的顺利落地,全年实现4
个项目IPO上市和1个项目IPO过会的较好成绩;同时,做好存量产品的投后管理,有
效实现自有资金投资存量项目的资金回流。截至报告期末,东证融通存续管理基金7
只,实缴规模28.02亿元,对外投资余额26.60亿元。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清晰明确的经营理念与战略定位
公司紧紧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经营理念,充分挖掘自身比较优势,确
定了“以中小企业投行及财富管理为特色的全能型券商”的战略定位,聚焦特色化、
精品化、生态化的业务体系建设,加速布局金融科技领域,为公司可持续发展赋能,
并在经营过程中形成了“融合、创新、专注、至简”的企业文化,为公司落实战略规
划提供了思想引领。
(二)科学完善的治理结构与制度体系
公司不断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
形成了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管理层之间权责清晰、相互分离、相互制衡
的科学有效的运作机制,同时构建了系统全面的现代企业制度体系,保障公司一切治
理、管理与经营行为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公司规范健康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稳定充足的资金支持与人才储备
公司作为较早上市的证券公司,始终坚持稳中求进、诚信经营,以良好的
企业声誉获得了股东和债权人的充分信赖与广泛支持,具有相对充足的资金补充渠道
,通过不断优化资本结构与资金运营能力,有效满足各项业务开展的资金需求;公司
十分重视人才吸引和储备,建立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市场化的选拔任用与
薪酬激励机制,汇聚了一批素质高、经验丰富、稳定性强的专业精英与管理团队,为
公司转型创新发展提供了较好保障。
(四)高效多元的决策机制与管理体系
公司日常经营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形成了灵活的决策管理机制和
高效的资源调配机制,支持公司充分识别市场变化,快速把握市场机遇;同时,公司
秉承“健全、合理、制衡、独立”的经营原则,持续构建和完善合规风控管理体系、
资本管理体系、营运管理体系、信息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等多元共建的后台
管理支持和管控体系,具有较强的风险管理和抵御能力,为公司平稳高效运转提供了
有力支撑。
(五)成熟完整的业务架构与网点布局
公司作为拥有全牌照的综合证券服务商,业务体系日益完整,综合金融服
务功能不断加强,尤其在信用交易业务、衍生品业务、自营业务、研究咨询业务等业
务领域打造自身特色优势,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同时,公司已
搭建完成“长春+管理决策、经纪业务、信用交易业务”、“北京+投行业务、固定收
益类投资、公募基金管理业务、私募基金管理业务、做市业务、量化交易业务”、“
上海+证券资产管理、权益类投资、另类投资、期货业务、研究咨询、技术灾备”的
三地三中心业务运营架构,并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8个大中城市设立了
141家分支机构,构建了覆盖中国主要经济发达地区的营销网络体系,积累了丰富的
营销渠道和充足的客户资源,为公司业务联动协同建设提供了较强平台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始终坚持以合规经营和有效的风险控制为根本,及时调整
、优化风险管理策略,各项业务平稳运行,确保公司在总体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
的范围内开展经营。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证券行业发展趋势和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中国经济动力加速转换、结构转型是贯穿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科技
、内需、绿色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也是未来资本市场服务的核心对象。注册
制将适时向全市场推行,制度变革推动资本市场大幅扩容,为行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但同时挑战也在加大,对券商专业能力要求提升。金融双向开放提速,外资的边际
影响不断加大,市场竞争加剧。
证券行业分化进一步加剧,中小券商面临战略抉择,战略定位进一步差异
化,更加强调特色化发展。金融科技进入精耕细作时代,从局部应用转向全面数字化
,全面融入证券公司经营管理。通道业务价值加速衰减,新兴业务蓬勃发展,业务转
型迫在眉睫。具体来看,财富管理市场加速发展,但基础经纪业务盈利能力继续下滑
,业务转型压力加大;注册制带来投行业务大发展,市场集中度快速提升,但也为中
小券商带来了特色化发展机会;资管业务主动管理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零售渠道向
大型机构集中,对资管产品的特色化和主动管理能力要求提升;机构投资者快速增长
,研究业务面临较好前景。
公司将继续贯彻落实战略规划,围绕“致力于客户成长,成为有规模、有
特色、有核心竞争力的一流现代金融服务商”的企业愿景,做“以中小企业投行及财
富管理为特色的全能型券商”,进一步加强客户聚焦和业务聚焦,打造公司特色。公
司将加快业务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大零售业务板块将加强客户聚焦、区域聚焦,
重点打造优质产品资源获取和资产配置能力,向财富管理转型,构建财富管理生态圈
,聚焦细分私募客户,打造特色化服务能力;大投行业务板块聚焦细分行业,打造优
势行业特色,成为精品投行;投资与销售交易业务板块将实现投资策略和投资工具多
元化,探索FICC业务,逐步向销售交易业务模式转型,加大研究业务投入,突出业务
特色;资产管理业务板块将向主动管理转型,完善产品体系,发展特色化产品。同时
,公司将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积极研究推进海外市场布局,提
升国际化经营能力。
(二)公司下一年度经营计划
2020年,公司坚持稳健进取的经营方针,围绕公司战略,积极把握市场机
遇,以客户为中心,着力提升专业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和协同能力,不断转型创新,
打造业务特色;引入高端人才,培养专业团队,完善公司激励约束机制,提升组织活
力;通过建立健全合规风险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有效性;推进IT战略规划、财富管理
体系、客户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项目落地,强化公司的服务与管理能力,较好地完成
了公司2020年度经营计划。
2021年,公司将聚焦战略,坚持以中小企业投行和财富管理为特色的战略
定位,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以客户为中心,抢抓机遇,加速转型,通过创设最
卓越的产品,服务好最核心的客户,为客户带来独特的价值;(2)坚定推进战略落
地,强化核心业务能力,持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3)着力完善财富管理体系,
扩大核心客户规模;(4)不断完善管理与支持体系,服务于公司战略,为业务发展
赋能。
2021年,公司主要业务开展的具体计划如下:
1.大零售业务板块
强化财富管理能力体系建设,突出产品筛选和资产配置服务能力优势,提
升客户财富管理体验和价值贡献;构建高净值客户财富管理生态;聚焦客户端、员工
端建设,加强数字化运营能力,提升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加强公司投研能力整合,
以市场化和专业化为核心,全面提升财富管理团队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2.大投行业务板块
聚合资源,着力打造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及吉林省内投行业务竞争优
势,以TMT、化工与新材料、先进制造业作为优势领域打造行业特色;形成上市公司
困境企业重组及控制权转移、中小企业管理咨询等特色财务顾问业务;提升投行业务
人员专业能力和客户综合服务能力;加强组织能力建设,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项目
运作质量,有效控制风险;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建立符合投行业务发展阶段的管理与
激励机制。
3.投资与销售交易业务板块
权益自营业务方面,优化投资方式和投资范围,做精做强二级市场投资业
务,构建以衍生品业务、申购业务、定增业务、二级可转债业务为补充的全方位盈利
模式;巩固现行多策略体系,坚持创新驱动,丰富策略库;发展销售交易业务,为公
司机构业务及核心客户提供服务支持;形成阶梯化人才储备,建立一支专业性强、投
资风格稳健的管理团队。
固定收益业务方面,巩固现有投研优势,加强风险管控能力、研究能力、
业务融合能力;持续拓展资本中介业务,创新业务模式;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建设数
字化的投研及管理体系。
量化交易业务方面,聚焦“多资产、精策略”模式,深入研发量化策略,
提高策略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为业务提供数字化和信息化服
务支持。
做市业务方面,在现有资产结构的基础上,不断改善资产质量;做好精选
层及准精选层优质企业的投资布局和存量项目的有序退出,实现良性的内部循环。
另类投资业务方面,打造具备自身特色的投资体系,强化投研能力建设,
提升股权投资和地产基金业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精选兼具资金实力与投资能力的长
期性战略合作伙伴,拓展股权项目资源;扎实开展投后管理工作,确保业务的长期良
性运转。
研究咨询业务方面,强化公司资源投入,全面提升机构客户投研服务水平
;建立不同类型客户的机构销售团队和服务方式,加强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
公募佣金排名,拓展非公募客户,实现对大型机构客户的全覆盖;完善多层次人才管
理体系,围绕总量、科技、消费、医药等重点行业建立有竞争力的人才梯队;加强对
内服务,实现业务协同;加强外部平台合作,树立专业品牌。
4.资产管理业务板块
资产管理业务方面,完善投研团队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客户服务能
力,积极开拓渠道,实现主动管理规模稳步增长;提高产品创新、设计能力,加深对
“固收+”产品开发深度,丰富投资策略和投资标的的多样性;全面提升中后台运营
管理能力,加强对风险的识别与监控能力;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完善组织架构与部门
职能。
私募基金管理业务方面,专注并深耕于并购基金资本中介业务,辅以“大
消费”、“先进制造”等细分行业领域,打造精品投资的私募股权基金。以地方政府
引导基金作为首要突破口,开拓募资渠道,提升基金管理规模;推进跟投机制落地,
将风险控制全面前移;重塑组织能力,引进行业专业人才,打造适应公司战略的投资
团队;做好存量项目的投后管理、增值服务。
上述公司经营计划并不代表公司对2021年度的盈利预测,能否实现取决于
市场状况变化、公司经营实际情况变化等多种因素,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请投资者
特别注意。
(三)公司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
1.公司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
(1)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股票价格、利率、汇率和商品价格)或者其它
市场因子的变化而使公司表内、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表外业务是指不在资产负
债表上反映的、能形成公司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业务。公司承担市场风险的业务主
要是投资业务;同时,公司将资产管理业务也纳入市场风险管理体系。
(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因融资方、交易对手或发行人等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款而
构成违约,致使公司遭受损失的风险。公司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主要包括融资类业务
(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融资融券等)、场外衍生品业务(场
外互换、场外期权、远期、信用衍生品等)、债券投资交易、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投资
、有业绩承诺或担保承诺等签订协议(承诺)的股权投资等。
(3)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公司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偿付到期债务
、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资金需求的风险。
(4)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由公司经营管理等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公司作
出负面评价,并可能造成公司收入降低或公司价值受损的风险。
(5)合规风险
合规风险是指因公司或其工作人员的经营管理或执业行为违反法律法规和
准则而使公司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采取监管措施、给予纪律处分、出现财产损失或
商业信誉损失的风险。
(6)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信息技术系统以及外
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以下四类风险:
人员风险:指由于员工胜任能力不足、越权操作或内部欺诈等不道德行为
所导致的风险;
流程风险:指由于业务流程不完善、执行不严格或缺少业务流程的风险;
技术风险:指由于信息技术系统不完善而导致的系统故障、失败以及信息
安全的风险,如系统崩溃、程序错误、通讯失败、病毒感染、黑客恶意攻击、公司信
息资产被非授权泄露等;
外部风险:指由于第三方原因或除上述三种风险外的原因引起的风险,如
外部欺诈、意外灾害等。
(7)洗钱风险
洗钱风险是指公司在开展业务和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被违法犯罪活动利用
,从事洗钱活动,进而对公司的声誉、运营、财务等方面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并可
能导致监管处罚、客户流失、业务损失和财务损失等的风险。
2.公司已经或拟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1)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公司继续围绕“全面风险管理四大支柱”,
即风险管理治理架构、风险管理方法和实践、风险管理基础保障和风险管理文化,持
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加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优化风险管理工具和方
法、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强化风险识别、评估、计量
、应对、监测和报告机制,确保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为公司业务的稳健、可持
续发展提供保障。
(2)加强市场风险管理。公司采取稳健、审慎的策略,在准确识别和计量
的基础上审慎评估公司承担的市场风险;同时加强市场预判,及时调整策略。公司规
范投资决策流程,采用多元化的资产配置策略,分散投资风险;完善自营业务限额管
理,不断优化风险限额体系,以控制盈亏波动水平和市场风险暴露程度;采用VaR等
对持有金融资产的市场风险进行量化,运用压力测试作为必要的补充量化工具;通过
风险对冲工具和资本中介业务,降低公司由于市场风险造成的经营波动。
(3)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公司以内部信用评级为基础,通过尽职调查、授
信管理、同一客户管理等方式进行信用风险的识别与评估;采用违约概率、违约损失
率、违约风险敞口和压力测试等计量信用风险;采用准入管理、分级授权审批、限额
管理、抵押品缓释、信用风险的监测预警等手段控制信用风险。为控制债券投资业务
的信用风险,公司明确了可投资债券的内部评级要求并建立了信用债内部评级制度;
公司通过建立债券交易对手库,对交易对手实行分类管理。为控制信用交易业务的信
用风险,公司通过制定各项严格的制度和措施,从征信、授信、盯市、违约处置等多
个环节对该业务涉及的信用风险进行控制,其中包括建立严格的客户准入制度和征信
、授信标准;建立严格的担保物范围及折算率、保证金比例、履约担保比例的标准;
建立信用交易逐日盯市制度,及时预警、准确报告,达到平仓线时按照合同约定进行
强制平仓等。
(4)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公司一方面对融资来源、优质流动性资产、流
动性风险限额及市场流动性进行实时监控;另一方面对各项负债进行统筹管理,通过
股权融资、发行次级债、收益凭证、短期融资券、开展收益权转让等方式筹集资金,
并合理预期各业务部门的资金需求及到期债务,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司防范资金流动性
风险的能力。公司可用资金和可动用的流动性资产能覆盖未来一段时间的对外资金需
求,各项流动性指标均处于安全状态。
(5)加强声誉风险管理。公司的声誉风险管理已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建立了相关制度和管理机制,明确了声誉风险管理的目标、原则、组织架构,以及声
誉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监测、报告与处置程序,以防范和识别声誉风险,主动
、有效地应对和处置声誉风险事件,最大限度避免和降低声誉风险事件可能对公司造
成的不利影响,维护和提升公司的声誉和形象。公司在声誉风险管理上,坚持统一领
导,统一组织,集中管理;在处理声誉风险事件时周密考虑,既要管控不利失实信息
,又要通过公开信息披露等渠道发布准确消息,挽回不利局面,防止风险进一步扩大
;在管理声誉风险和处置声誉事件时,从全局利益出发,将声誉风险和声誉事件导致
包括公司股东、员工、客户、第三方合作机构、监管机构、媒体和社会公众等相关方
对公司负面评价的风险降至最低。
(6)强化合规风险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工作以推动公司各条线落实分类评
价战略为总体目标,践行积极合规理念,多策并举、各方联动,有效防范合规风险,
主要包括:一是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政策跟踪体系,梳理监管关注重点及案
例风险点,有针对性的整改完善;二是通过细化工作标准及要求、落实合规考核及问
责,并综合运用宣导、提示、检查等工具推动各单位归位尽责;三持续加强对投资银
行业务勤勉尽责风险、洗钱风险、员工执业行为管理等重点业务的合规管控;四是优
化合规管理协作机制,加强业务条线、内控部门间联动,形成监管合力,有效防范合
规风险;五是深入促进合规文化的建设及推广,开展多角度全方位的宣导与培训,有
效传导监管要求,提升全员合规意识;六是全面提升合规化科技水平,持续推动合规
监测系统升级及整合;七是补充专业人才、调整地域分布、加强培训及考核、优化管
理模式,提升合规队伍履职能力。
(7)加强操作风险管理。一是公司在组织架构、岗位设置、权责分配、业
务流程等方面,通过适当的职责分工、授权和分级审批等机制,形成合理制约和有效
监督;二是操作风险管理的三大工具:通过“自我识别与评估”理论,对公司全业务
流程进行了梳理,制定了《风险管理手册》,并自研开发落地系统予以记载和维护;
通过“损失数据库”理论,搭建了公司内外部风险损失数据库,实现了公司内外部损
失事件的汇集;通过“操作风险关键指标”理论,设定了公司级操作风险指标,将风
险管控环节前置,实现对重大风险事件的提前预警;三是完善用人机制,通过组织内
外部竞聘、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员工岗位胜任能力;通过员工行为管理、合规培训、
签订各类承诺书的方式,有效加强对人员道德风险的管控;四是积极推进IT治理,根
据IT治理工作方案、规划及相关制度,合理安排公司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及运行维
护等工作;五是建立危机处理机制和流程,针对各项业务、信息系统、结算核算等关
键业务环节,制定切实有效的应急措施和预案并通过应急演练检验和提高危机处理机
制的有效性。
(8)加强洗钱风险管理。公司建立了以《洗钱风险管理制度》为基本制度
的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构建了公司洗钱风险管理体系,明确了洗钱风险评估、
报告、应急处置、保密与信息共享机制,采取了客户身份识别、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
记录保存、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黑名单管理等洗钱风险管理措施,建立并持续
推进反洗钱信息系统优化升级和数据治理,强化了内部检查、审计、考核、奖惩为一
体的洗钱风险监督管理机制,持续开展各类宣传培训,建立了“防范洗钱人人有责”
的洗钱风险管理文化。
公司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分析、识别、评估洗钱风险。公司
通过反洗钱系统监测客户的洗钱风险,根据客户风险等级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公司
各业务条线参考相关风险评估标准,结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对各业务洗钱风险进行了科
学合理的评估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公司建立了机构洗钱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模
型,在充分评估固有风险与控制有效性的基础上,分析判断所面临的剩余洗钱风险。
十一、动态风险控制指标监控和补足机制建立情况
(一)风险控制指标监控情况
公司始终坚持稳健经营,注重风险管理,建立了以净资本和流动性为核心
的风险控制指标监控体系,制定了《公司净资本等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和《公司
净资本等风险控制指标监控工作指引》,通过制度保障、组织保障、技术保障等措施
,确保公司净资本和流动性等风险控制指标在任一时点的合规性。公司对净资本和流
动性等风险控制指标设定了规定标准、预警标准和公司标准三级监控指标;对原有的
内部风险控制平台不断升级改造,进一步优化了系统功能。公司设立专人对净资本等
各项风险控制指标的达标状况进行日常监控,及时掌握业务变动对净资本和流动性等
风险控制指标的影响,严格按照《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等规定,定期向
监管部门报告风险控制指标数据和达标情况。报告期内,公司风险控制指标未发生触
及监管标准的情况。
(二)净资本补足机制的建立情况
为有效管理风险,公司制定了《公司净资本补足管理办法》和《公司净资
本等风险控制指标监控工作指引》,对于证监会规定的“不得低于”一定标准的风险
控制指标,公司内部的预警标准根据指标敏感性的不同,分别进行不同程度调高;对
于规定“不得超过”一定标准的风险控制指标,预警标准分别进行不同程度调低。预
警指标在本公司风险监控系统予以设置并动态预警。风险管理总部作为公司净资本等
风险控制指标的动态监控部门,负责实施对净资本等风险控制指标的动态监控、汇总
、分析,并根据指标状况提出调整相关指标和净资本补足的意见和建议。当公司净资
本等风险控制指标出现预警时,公司风险管理总部将向公司经理层及相关部门发出风
险提示,公司将视具体情况,通过增资扩股、借入次级债、减少长期资产占比、提高
盈利能力或采取其他符合规定的措施,增强公司资产流动性,提高净资本。2020年,
公司以净资本为核心的各项风险控制指标持续符合监管标准,未出现触及监管标准或
出现不符合规定标准的情况。
十二、风险管理情况
(一)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落实情况
2020年,公司不断优化“四大支柱、18个核心要素”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促进各主体归位尽责。公司经过不断的充实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设计能够适
应公司业务发展的现状,能够满足全覆盖、可监测、能计量、有分析、能应对的风险
管理目标。
1.风险管理治理架构
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方面,公司按照《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范》的要
求,结合自身的运营需求,建立了四个层级、三道防线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并
明确了监事会在全面风险管理中的监督职责。
四个层级是指:董事会层面,包括董事会及董事会下设的风险控制委员会
;经理层层面,包括总裁办公会及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资产配置委员会、IT治理
委员会以及各业务条线决策小组等;风险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层面,包括负责全面风险
管理的风险管理总部、负责合规风险管理的合规管理部、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资金
运营部、负责声誉风险管理的证券部和负责信息技术风险管理的信息技术部等;各业
务条线层面,包括业务部门负责人、业务部门内设的风险控制部门(或岗位)和全体
员工。
三道防线是指:业务部门、风险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和稽核审计部门共同构
成了风险管理三道防线,实施事前、事中与事后的风险防范、监控与评价工作。
在风险授权方面,公司建立了《公司授权管理制度》和《公司投资方向与
分级决策授权政策》。公司授权按层级划分包括三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
授权、经理层授权和各业务单位内部授权;按授权范围划分包括财务管理权、财产管
理权、人事管理权和业务管理权等。公司授权管理体系完善,在授权上兼顾了风险和
效率的动态平衡,符合公司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需要。
2.风险管理方法和实践
公司建立了《公司风险偏好管理体系与政策》,明确了公司风险偏好管理
体系、公司风险偏好政策、公司风险容忍度以及公司实行风险限额管理。公司由董事
会制定风险偏好,由经理层对其进行分解至各业务条线、各分支机构、各子公司,由
风险管理部门协助拟定相关风险偏好政策并对已经分解至各业务的风险限额指标实施
监测,对预警超限情况进行报告并跟踪处理。公司按照业务类型和风险类型两个维度
,建立了风险识别、计量、应对、监控与报告的风险管理政策、流程、标准和方法,
工作流程清晰,职责明确。
3.风险管理基础保障
公司从人才、技术和数据治理等方面加强对风险管理的基础保障。公司聘
任了首席风险官,设置了风险管理部门协助首席风险官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风险
管理部门配备了计量、金融、技术、财务、法律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公司建立健全全
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力求实现各类风险的识别、评估、计量、监控和报告;公司正
在积极推进数据中心的建设,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4.风险管理文化建设
公司强调“风险管理、人人有责”的风险文化理念,把风险文化提升到企
业文化的高度来重视,纳入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中,明确了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一个内
涵、两大举措、三大核心要素以及十大行动规范。公司通过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培训
和评估计划,对于不同层级和岗位的人员开展风险管理培训。通过优化风险管理考核
指标,将风险管理纳入员工和部门的绩效管理体系。公司在宣传风险文化理念的同时
,更注重业务培训,提升一线员工专业水平,加强岗位胜任能力评估,使一线员工知
风险才能控风险。
(二)公司合规风控投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高度重视合规风控建设,在加强团队建设、优化合规管理
系统、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信息平台、完善培训机制、提升履职能力等方面持续加大资
源投入与自主研发力度。公司合规风控投入主要包括母公司系统建设开发费用、人员
薪酬、日常运营费用等,2020年,公司合规风控投入总额为8,794.29万元。
(三)公司信息技术投入情况
2020年,公司高度重视对金融科技的战略布局,持续加大对信息技术系统
建设的投入力度,公司信息技术支撑服务职能进一步夯实,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逐步深
化。一方面,公司持续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有效保障公司客户交易顺畅进行
,有序推进各业务相关技术系统及配套功能建设,为公司各类业务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另一方面,公司加大研发力量投入,提升信息技术自主掌控能力,完善信息技术管
理体系,为公司IT战略的落地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2020年,公司信息技术投入(按照证券公司信息系统建设投入指标统计口
径)总额为18,937.82万元,主要包括硬件电子设备、系统或软件采购、IT日常运维
费、机房租赁或折旧、线路租费以及IT人员薪酬等投入。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所提供的信息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维赛特财经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
担任何责任。
2、在作者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
的股票没有利害关系,本机构、本人分析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维赛
特财经不对因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